吳字康熙字典热度:1171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wú,【汉字注音】ㄨˊ

【语音朗读】

【丑集上】【口】【吳字五行属】

【丑集上】【口字部】

〔古文〕𡗿𡗾【唐韻】午胡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𠀤音吾。國名。

【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

【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 亦縣名。

【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

又【說文】郡也。

【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

【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

【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說不同。又【齊語】西服㳅沙西吳。

【註】雍州之地。

又天吳,水神也。

【郭璞·山海經贊】八頭十尾,人面虎身。龍據兩川,威無不震。

又【說文】姓也。

【廣韻】太伯之後,因以命氏。

又【方言】大也。

【說文】大言也。

【詩·周頌】不吳不敖。

【傳】吳,譁也。又【魯頌】不吳不揚。

【說文註】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今寫詩者,攺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

【釋文】吳,舊如字。何承天云:从口下大,故魚之大口者名㕦,胡化反,此音恐驚俗也。按《說文》《釋文》俱云吳作㕦讀,非。而《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諸書,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惟正韻收吳入禡韻,詩朱註亦作去聲讀。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又【集韻】元俱切,音愚。虞古作吳。註詳虍部七畫。

【釋名】吳,虞也。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于此,虞其志也。

又與娛通。

【詩·周頌】不吳不敖。

【疏】正義曰:人自娛樂,必讙譁爲聲。故以娛爲譁也。定本娛作吳。

词条更新时间:2024-05-09

吳字的字形演变


師酉簋(金)
西周中期

作吳姬匜(金)
西周晚期

吳王光鑑(金)
春秋晚期

包2.167(楚)

曾131(楚)

說文古文

說文‧夨部

春秋事語65(隸)
西漢

孫子95(隸)
西漢

建初元年鐖(隸)
東漢

校官碑(隸)
東漢

楷書

吳字的金文


靜簋西周早期集成4273

班簋西周早期集成4341

𤞷𩣓觥蓋西周早期集成9300

吳盤西周早期集成10066

𤞷𩣓簋西周中期集成3976

㒼簋西周中期集成4195

同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270

同簋西周中期集成4271

師酉簋西周中期集成4288

師虎簋西周中期集成4316

魯𤔲徒伯吳盨西周中期集成4415

免簠西周中期集成4626

吳方彝蓋西周中期集成9898

吳王姬鼎西周晚期集成2600

伯頵父鼎西周晚期集成2649

吳友父簋西周晚期集成3982

伯君友父簋西周晚期集成4027

大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298

吳王御士叔䋣簠西周晚期集成4527

㝬叔簠西周晚期集成4552

作吳姬匜西周晚期集成10186

吳王孫無土鼎春秋晚期集成2359

蔡侯盤春秋晚期集成10171

吳王夫差鑑春秋晚期集成10294

吳王夫差鑑春秋晚期集成10296

吳王光鑑春秋晚期集成10298

吳王光戈春秋晚期集成11255

吳王夫差矛春秋晚期集成11534

吳季子之子逞劍春秋晚期集成11640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

吳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吳
中国大陆
台湾 吳
台湾
香港 吳
香港
韩国 吳
韩国
旧字形 吳
旧字形

吳字说文解字

【卷十】【夨】

《說文解字》

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大言也。从夨口。𡗾,古文如此。五乎切〖注〗徐鍇曰:“大言,故夨口以出聲。《詩》曰:不吳不揚。今寫《詩》者改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注〗𡗿,亦古文吳。文四 重一

《說文解字注》

(吳)大言也。大言之上各本有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八字,乃妄人所增,今删正。檢韵會本正如是。周頌絲衣、魯頌、泮水皆曰不吳,傳箋背云吳,譁也。言部曰:譁者,讙也。然則大言卽謂譁也。孔沖遠詩正義作不娱,史記孝武本紀作不虞,皆叚借字。大言者,吳字之本義也,引伸之爲凡大之偁。方言曰:吳,大也。九章:齊吳榜以擊汏。王注:齊舉大櫂。从夨口。大言非正理也,故从夨口。五乎切。五部。何承天改吳作㕦,音胡化反,其繆甚矣。

(𡗾)古文如此。从口大。

吳字解释

吳字基本属性

  1. 吳的部首:口部外笔画:4笔画总数:7仓颉号码:rvnk

  2. 四角号码:26804郑码查询:jzgdBig5编码:A764gb2312码:CEE2

  3. uni-code:基本区 U+5433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汉字五行:

  5. 异体字:呉吴呉𠯵吴𡗾𡗿吴 呉 𠯵 𡗾 𡗿 呉𠯵吴𡗾𡗿呉𠯵吴𡗾𡗿

吳字基本含义

  1. 同“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