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字康熙字典热度:3827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dèng,【汉字注音】ㄉㄥˋ

【语音朗读】

【酉集下】【邑】【鄧字五行属】

【酉集下】【邑字部】

【唐韻】徒亘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亘切,𠀤音蹬。

【說文】曼姓之國。

【春秋·桓七年】鄧侯吾離來朝。

【疏】鄧,在南地,屬衡岳。

又魯地。

【春秋·隱十年】春,齊侯、鄭伯盟于鄧。

【註】鄧,魯地。

又蔡地。

【春秋·桓二年】蔡侯、鄭伯會于鄧。

【註】潁川召陵縣西南有鄧城。

【疏】賈、服以鄧爲國,釋例以此爲蔡地,其鄧國則義陽鄧縣是也。以鄧是小國,去蔡遠,蔡、鄭懼楚而爲此會,不當反求近楚小國與之結援,故知非鄧國也。

又州名。本秦南陽郡,隋置南陽縣,攺鄧州。

又姓。

【姓考】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爲鄧侯,後因氏。


考證:〔【春秋·桓十年】鄧侯離吾來朝。〕 謹照原文十年改七年。離吾改吾離。

词条更新时间:2024-04-26

鄧字的字形演变


鄧公簋蓋(金)
春秋早期

鄧子午鼎(金)
春秋晚期

說文‧邑部

睡虎地簡5.27(隸)

居延簡乙214.2A(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鄧中孺洗(篆)
東漢至魏晉

曹全碑陰(隸)
東漢

晉辟雍碑(隸)
西晉

楷書

鄧字的金文


鄧公簋蓋春秋早期集成4055

鄧子午鼎春秋晚期集成2235

鄧字的象形文

读音:yì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邑;

金文邑;

金文邑;

金文祁;

金文祁;

金文邓;

金文邓;

金文邓;

古玺文邓;

古陶文邑;

秦简邑;

小篆邑;

小篆邓;

小篆祁

读音:yì

“邑”是古代国都、京城,又泛指人聚居的城镇。《说文》: “邑,国也。 ” 甲骨文写作 “” , 上边的 “口”是城池或疆域, 下边的 “”是蹲坐的人形,合起来表示人居住的城镇。金文、小篆的字形略异,但基本字素完全一样,只是人形越来越不象形了。隶书(汉《建宁残碑》 )以特有的波磔笔画跳出古文字的窠臼。秦简为今文部首的“左耳”创造了雏形。

用 “邑”组合的字多与城镇等地名有关。如加 “示”字成“祁” ,古玺文、 小篆写作“” , 《说文》: “祁, 太原县。 ”指山西境内的祁州。

如加 “登”成“鄧” (邓), 金文、古玺文、小篆写作“”,《说文》: “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

注: 由于古时字形尚不完善,时有借用,如“鄧”早期用“登”。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鄧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鄧
中国大陆
台湾 鄧
台湾
香港 鄧
香港
日本 鄧
日本
韩国 鄧
韩国
旧字形 鄧
旧字形

鄧字说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曼姓之國。今屬南陽。从邑登聲。徒亙切

『說文解字注』

(鄧)曼姓之國。左傳。楚武王夫人曰鄧曼。則知鄧國曼姓也。前志曰。鄧縣故國。今屬南陽。南陽郡鄧、二志周。今河南南陽府鄧州是其地。从邑。登聲。徒亙切。六部。

鄧字解释

鄧字基本属性

  1. 鄧的部首:邑部外笔画:12笔画总数:14仓颉号码:ntnl

  2. 四角号码:17127郑码查询:xsuyBig5编码:BE48gb2312码:B5CB

  3. uni-code:基本区 U+912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原为形声;从阝、登声汉字结构:左右结构汉字五行:

  5. 异体字:邓邓 𠨏

鄧字基本含义

  1. 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