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邓
【繁体汉字】鄧,【汉语拼音】dèng,【汉字注音】ㄉㄥˋ
【语音朗读】
【補遺】【邑】【邓字五行属火】
【補遺】【酉集】【邑字部】
【搜眞玉鏡】音山。地名。
【說文】曼姓之國。
【春秋·桓七年】鄧侯吾離來朝。
【疏】鄧,在南地,屬衡岳。
又魯地。
【春秋·隱十年】春,齊侯、鄭伯盟于鄧。
【註】鄧,魯地。
又蔡地。
【春秋·桓二年】蔡侯、鄭伯會于鄧。
【註】潁川召陵縣西南有鄧城。
【疏】賈、服以鄧爲國,釋例以此爲蔡地,其鄧國則義陽鄧縣是也。以鄧是小國,去蔡遠,蔡、鄭懼楚而爲此會,不當反求近楚小國與之結援,故知非鄧國也。
又州名。本秦南陽郡,隋置南陽縣,攺鄧州。
又姓。
【姓考】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爲鄧侯,後因氏。
词条更新时间:2023-05-29
“邑”是古代国都、京城,又泛指人聚居的城镇。《说文》: “邑,国也。 ” 甲骨文写作 “” , 上边的 “口”是城池或疆域, 下边的 “
”是蹲坐的人形,合起来表示人居住的城镇。金文、小篆的字形略异,但基本字素完全一样,只是人形越来越不象形了。隶书(汉《建宁残碑》 )以特有的波磔笔画跳出古文字的窠臼。秦简为今文部首的“左耳”创造了雏形。
用 “邑”组合的字多与城镇等地名有关。如加 “示”字成“祁” ,古玺文、 小篆写作“、
、
” , 《说文》: “祁, 太原县。 ”指山西境内的祁州。
如加 “登”成“鄧” (邓), 金文、古玺文、小篆写作“、
、
”,《说文》: “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
注: 由于古时字形尚不完善,时有借用,如“鄧”早期用“登”。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六】【邑】
『說文解字』
曼姓之國。今屬南陽。从邑登聲。徒亙切
『說文解字注』
曼姓之國。左傳。楚武王夫人曰鄧曼。則知鄧國曼姓也。前志曰。鄧縣故國。今屬南陽。南陽郡鄧、二志周。今河南南陽府鄧州是其地。从邑。登聲。徒亙切。六部。
邓的部首:邑部外笔画:2笔画总数:4仓颉号码:enl
四角号码:77427郑码查询:xsyBig5编码:BE48gb2312码:B5CB
uni-code:基本区 U+9093首尾分解:又阝部件分解:又阝
造字法:原为形声;从阝、登声汉字结构:左右结构汉字五行:火
异体字:鄧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