烝字康熙字典热度:1523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zhēng,【汉字注音】ㄓㄥ

【语音朗读】

【巳集中】【火】【烝字五行属】

【巳集中】【火字部】

【唐韻】煑仍切【集韻】【韻會】諸仍切,𠀤音蒸【說文】火气上行也。

【詩·大雅】烝之浮浮。

【疏】炊之于甑,爨而烝之。

又【爾雅·釋詁】君也。

【詩·大雅】文王烝哉。

又【爾雅·釋詁】進也。

【書·堯典】烝烝。乂【詩·周頌】烝畀祖妣。

又【爾雅·釋詁】衆也。

【書·益稷】烝民乃粒。

又【書·立政】夷微盧烝。

【蔡傳】烝,或以爲衆,或以爲夷名。又【爾雅·釋言】塵也。

【註】人衆所以生塵埃。

又【詩·豳風】烝在桑野。

【傳】烝寘也。又【小雅】烝然罩罩。

【箋】烝,塵也。塵然猶言久如也。

【朱傳】烝,發語辭。

又【詩·魯頌】烝烝皇皇。

【傳】烝烝厚也。

又【爾雅·釋訓】烝烝作也。

【註】物興作之貌。

又【爾雅·釋天】冬祭曰烝。

【註】進品物也。

【書·洛誥】烝祭歲。

又【禮·月令】大飮烝。

【疏】烝,升也。升此牲體子俎之上。

【周語】禘郊之事,則有全烝,王公立飫,則有房烝,親戚宴饗,則有殽烝。

又【儀禮·特牲饋食禮】棗烝栗擇。

【註】果實之物多皮核,優尊者可烝裹之也。

又【揚子·方言】烝,婬也。

【左傳·桓十六年】衞宣公烝于夷姜。

【註】上淫曰烝。

又【韻會】通作蒸。

又【五音集韻】支庱切,蒸上聲。氣上遠貌。

又【廣韻】【集韻】𠀤諸應切,音證。

【廣韻】熱也。

【正韻】鬱熱。

又【集韻】氣之上達也。或作蒸。

又叶居𤽈切,音姜。

【漢校官𥓓辭】翼翼皇慈,惠我黎烝,貽我潘君,平兹溧陽。


考證:〔【爾雅·釋天】冬祭于烝。〕 謹照原文于烝改曰烝。

词条更新时间:2024-05-06

烝字的字形演变


熹.詩.東山(隸)
東漢

段簋(金)
西周中期

包2.257(楚)

說文‧火部

老子甲後283(隸)
西漢

一號墓竹簡125(隸)
西漢

鮮于璜碑(隸)
東漢

朝侯小子殘碑(隸)
東漢

楷書

烝字的金文


段簋西周中期集成4208

烝字的象形文

读音:zhēng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6;

金文7;

金文8;

金文9;

小篆烝;

小篆蒸;

隶书

读音:zhēng

“烝” 本义是火气上腾,泛指火烧,烘烤和烧热水气上升。《说文》:“火气上行也。” 金文字形很杂,但均是会意字,下边是食器 “豆” ,上边是 “米” ,会意蒸煮饭食。小篆将 “米、豆” 改为 “丞” ,下加 “火” 成“烝” 。 隶书( 《石门颂》 )将“火” 变为四点水成“” 。

注: 今多用加 “艸” 字的 “蒸” 表示蒸煮。其实 “蒸” 的本义是去掉麻皮的麻杆。另,由热气以下窜上引申奴隶社会时父兄死后,子弟娶庶母或嫂为妻称 “烝”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烝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烝
中国大陆
台湾 烝
台湾
香港 烝
香港
日本 烝
日本
韩国 烝
韩国
旧字形 烝
旧字形

烝字说文解字

【卷十】【火】

『說文解字』

火气上行也。从火丞聲。煑仍切

『說文解字注』

(烝)火气上行也。此烝之本義。引申之則烝、進也。如詩信南山甫田傳、泮水箋是也。又引申之則久也、衆也。久之義如釋詁曰烝塵也、東山傳曰烝窴也、常棣傳曰烝塡也皆是。鄭云古聲窴塡塵同。是也。衆之義如東山烝在栗薪傳、烝民傳是也。又引申之則君也。釋詁及文王有聲傳是也。又厚也。泮水傳曰烝烝、厚也是也。左傳凡下婬上謂之烝。从火。㞼聲。煑仍切。六部。經典多叚蒸爲之者。

烝字解释

烝字基本属性

  1. 烝的部首:火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10仓颉号码:nemf

  2. 四角号码:17331郑码查询:xkauBig5编码:D26Dgb2312码: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0DD首尾分解:丞灬部件分解:丞灬

  4. 造字法:会意汉字结构:上下结构汉字五行:

  5. 异体字:蒸𤇶㷥 𤇏 𤇶 蒸𤇶

烝字基本含义

  1. 众多:~民。

  2. 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冬祭白~”。

  3. 美。

  4. 进献。

  5. 同“蒸”,热气上升。

  6. 古代指与母辈淫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