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字康熙字典热度:2947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zhèn,【汉字注音】ㄓㄣˋ

【语音朗读】

【戌集中】【雨】【震字五行属水】

【戌集中】【雨字部】

〔古文〕𩆉【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𠀤音振。

【說文】劈歷振物者。从雨辰聲。

【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

【易·說卦】震爲雷。

【詩·小雅】㷸㷸震電。

【傳】震,雷也。

【春秋·僖十五年】震夷伯之廟。

【疏】雷之甚者爲震。

【釋名】震,戰也。所擊輒破,若攻戰也。

又卦名。

【易·說卦】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又【易·說卦】震,動也。

【書·舜典】震驚朕師。

【盤庚】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

【詩·周頌】薄言震之。莫不震𤴁。

【春秋·文九年】地震。

【疏】公羊傳曰:震者何,動地也。

【周語】伯陽父曰陽伏而不能出,隂迫而不能𤇏,於是有地震。

又【爾雅·釋詁】震,懼也。

【易·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又【廣韻】威也。

【易·未濟】震用伐鬼方。

【詩·大雅】王奮厥武,如震如怒。

又【廣韻】起也。

【易·雜卦傳】震,起也。

又【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驚之,叛者九國。震之者何,猶曰振振然。

又【爾雅·釋詁】娠,震動也。

【註】娠,猶震也。

【疏】大雅生民云:載震載夙。昭元年左傳曰:邑姜方震大叔。哀元年左傳曰:后緡方震。皆謂有身爲震,故云娠猶震也。

又【書·禹貢】震澤底定。

【傳】震澤,吳南太湖名。

又【集韻】升人切,音申。與娠同。女姙身動也。

【左傳·震動釋文】震又音申,懷姙也。

【集韻】通作㑗。

又【集韻】一曰官婢女隷謂之娠。

又【韻會】【正韻】𠀤之人切,音眞。怒也。

【班固·東都賦】赫然發憤,應者雲興。霆擊昆陽,憑怒雷震。

【前漢·敘傳】票騎冠軍,猋勇紛紜。長驅六舉,電擊雷震。

【註】師古曰:震音之人反。

又【字彙補】震旦,中國也。

【梁書】盤盤國稱梁主爲震旦天子。从之人切。

词条更新时间:2024-04-26

震字的字形演变


拾4.9(甲)

說文籀文

說文‧雨部

睡.日甲7背(隸)

漢印徵
西漢

熹.易.震(隸)
東漢

孔宙碑陰(隸)
東漢

楷書

震字的象形文

读音:zhèn


说文籀文;

楚帛书;

小篆;

三体石经;

隶书

读音:zhèn

“震” 指霹雳,即打雷时的震撼。《说文》: “震,霹雳,振物者。从雨, 辰声。 ” “说文籀文” 、楚帛书、 小篆、 《三体石经》等分别写作“” 。 尽管字形明显不同, 但以 “雨”作义符是统一的。 其中“说文籀文”字形尤为复杂,上边是 “雨”表示 “震” (霹雳)是一种天象,下边由 “云” 、“爻爻” 、“火火” 和煮食器 “鬲” 组成。打雷时阴雨天必然有 “云” ,“爻” 是交错的意思,指阴阳(电)碰撞,“火火”烧 “鬲”煮食, 火光, 云烟, 沸声, 正可形容天空情景。 《三体石经》写作 “” , 上边是“雲”字,下边是“火”和“戈” ,用战争的场面形容雷震也很生动。小篆规范笔画后写作 “” , 以 “雨”作形, 以 “辰” 为声, 成为形声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震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震
中国大陆
台湾 震
台湾
香港 震
香港
日本 震
日本
韩国 震
韩国
旧字形 震
旧字形

震字说文解字

【卷十一】【雨】

《說文解字》

劈歴,振物者。从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

𩇒,籒文震。章刃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

《說文解字注》

(震)劈歷振物者。劈歷、疾雷之名。釋天曰。疾靁爲霆。倉頡篇曰。霆、霹靂也。然則古謂之霆。許謂之震。詩十月之交、春秋隱九年、僖十五年皆言震。振與震㬪韵。春秋正義引作震物爲長。以能震物而謂之震也。引申之、凡動謂之震。辰下曰。震也。从雨。辰聲。章刃切。十三部。古多讀平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左氏僖十五年經、傳皆有之。必引此者、以爲劈歷震物之證也。史記殷武乙暴靁震死。神道設敎之至㬎者也。

(𩇒)籒文震。

震字解释

震字基本属性

  1. 震的部首:雨部外笔画:7笔画总数:15仓颉号码:mbmmv

  2. 四角号码:10232郑码查询:fvghBig5编码:BE5Fgb2312码:D5F0

  3. uni-code:基本区 U+9707首尾分解:雨辰部件分解:雨辰

  4. 造字法:形声;从雨、辰声汉字结构:上下结构汉字五行:水

  5. 异体字:誫𩇒誫 𨌑 𩆉 𩇒 𩇒

震字基本含义

  1. 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夷伯之庙”。~霆。

  2. 雷:“烨烨~电。”

  3.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撼。~荡。~颤。~响。~动。声~遐迩。

  4.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地~。身子不由得一~。

  5. 特指“地震”:~灾。~源。~中。~级。~情。防~。抗~。余~。

  6. 〔~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

  7.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惊。~怒。~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