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龠
【繁体汉字】龠,【汉语拼音】yuè,【汉字注音】
【语音朗读】
【亥集下】【龠】【龠字五行属土】
【亥集下】【龠字部】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𠀤音藥。
【說文】樂之竹管,三孔,以和衆聲也。从品侖。侖,理也。
【博雅】龠謂之笛,有七孔。
【詩·邶風】左手執龠。
又作籥。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
【春秋·宣八年】壬午猶繹,萬入去籥。
【註】籥,管也。
又【正韻】量名。器狀似爵,以康爵祿。
【前漢·律歷志】龠者,黃鍾律之實,躍微動氣而生物也。容千二百黍,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斗,十斗爲斛。
【字彙】樂之竹管𠀤謂之龠,惟黃鍾之管,實以黍米,積之而成五量之名。說文,樂龠字,本作龠。別作籥字,註:書僮竹笘也。謂編竹習書也。今以龠爲龠合字,以籥爲樂籥字,後世遂因之,字从品从侖。俗省作二口。
词条更新时间:2023-10-03
“龠” 是个部首字。本指竹管乐器。《说文》 : “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 ” 甲骨文写作 “、
、
、
” 。 其中 “
” 象编管形。为区别于编简,在 “丨”上加 “口” ,表示圆管。造字方法与 “员”相同(参看 “员”释)。 金文写作 “
、
” , 或随甲骨文, 或加 “亼” (读jí,集合,聚拢。也是嘬起的 “口”形,用以吹管) ,表示综合各种声音使其和谐。 小篆定型为 “
” 。 隶书写作 “
” , 成为今文。
以 “龠”作部首的有 “龣”字,为古五音之一,即 “角” (读jué )。金文写作“” , 是在“龠”旁加一“录”字。 “录”字上边是辘轳, 下边是水斗(汲水器)和滴落的水珠,以此表示乐器发出的淅淅沥沥的声音。此字未见小篆, 推理应作 “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二】【龠】
『說文解字』
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从品侖。侖,理也。凡龠之屬皆从龠。以灼切
『說文解字注』
(龠)樂之竹管。此與竹部籥異義。今經傳多用籥字。非也。三孔。孔同空。按周禮笙師禮記少儀明堂位鄭注、爾雅郭注、應氏風俗通皆云三孔。惟毛傳云六孔。廣雅云七孔。㠯和衆聲也。和衆聲、謂奏樂時也。萬舞時衹用龠以節舞。無他聲。从品侖。惟以和衆聲。故從品。侖、理也。亼部曰。侖、思也。按思猶䚡。䚡理一也。大雅。於論𡔷鍾。毛傳曰。論、思也。鄭曰。論之言倫也。毛鄭意一也。從侖、謂得其倫理也。以灼切。二部。凡龠之屬皆从龠。
龠的部首:龠部外笔画:0笔画总数:17仓颉号码:omrb
四角号码:80227郑码查询:odjlBig5编码:EFB6gb2312码:D9DF
uni-code:基本区 U+9FA0首尾分解:人艹部件分解:人一口口口冂卄
造字法: 汉字结构:上中下结构汉字五行:土
异体字:𠎤
古代乐器,形状像笛。
古代容量单位,等于半合(g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