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艸” 、“屮” 在《说文》 中都是部首字。“屮” 是初生的小草。《说文》 : “屮, 草木初生也。 ” 甲骨文写作 “” (读chè, 是刚长出地面的小草形)。“艸” (草)是草本植物的总称。《说文》: “艸,百卉也。” 艸字后来只作部首,俗称 “草字头” 。而 “草” 字原本指一种叫作 “麻栎” 的乔木的子实。可以用来染黑色(黑古称皂色。皂与 “早” 同形) 。 “皂” 加 “艸” 成 “草” 。 草字的金文也写作 “
” 或 “
” 。 都是草叶的形状。秦石鼓文将 “早” 置于 “茻” (读mǎng,草丛,草莽)之中而写作 “
” , 由此成为形声字。 小篆省去下边的 “艸” 而写作 “
、
” 。 至此, “艸” 与 “草” 成为两个字。 而 “卉” 在《说文》中也称为“艸之总名” , 楚帛书、 小篆写作 “
、
” , 确象一丛草形。 古人造字以三为多,用三个 “屮” 表示很多草当是泛指草木,引申花卉。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一】【屮】
『說文解字』
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莖也。古文或以爲艸字。讀若徹。凡屮之屬皆从屮。尹彤說。丑列切〖注〗臣鉉等曰:丨,上下通也,象艸木萌芽,通徹地上也。
『說文解字注』
(屮)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莖也。丨讀若囟,引而上行也。枝謂兩旁莖枝,柱謂丨也。過乎屮則爲𡳿,下垂根則爲木。古文或㠯爲艸字。漢人所用尚爾,或之言有也,不𧗊爾也。凡云古文以爲某字者,此明六書之叚借。以,用也,本非某字,古文用之爲某字也。如古文以洒爲灑埽字,以疋爲詩大雅字,以丂爲巧字,以臤爲賢字,以𣥐爲魯衞之魯,以哥爲歌字,以詖爲颇字,以𥆞爲靦字,籒文以爰爲車轅字,皆因古時字少,依聲託事。至於古文以屮爲艸字,以爲足字,以丂爲亐字,以𠈪爲訓字,以㚖爲澤字,此則非屬依聲,或因形近相借,無容後人效尤者也。讀若徹。上言以爲,且言或,則本非艸字。當何讀也,讀若徹,徹,通也,義存乎音,此尹彤説。尹彤見漢人艸木字多用此,俗誤謂此卽艸字,故正之。言叚借必依聲託事,屮艸音類遠隔。古文叚借尚屬偶爾,今則更不當爾也。丑列切。十五部。凡屮之屬皆从屮,尹彤說。三字當在凡屮上,轉寫者倒之。凡言某説者,所謂博采通人也,有説其義者,有説其形者,有説其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