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旗
【繁体汉字】旗,【汉语拼音】qí,【汉字注音】ㄑㄧˊ
【语音朗读】
【卯集下】【方】【旗字五行属木】
【卯集下】【方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奇。
【說文】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
【釋名】熊虎爲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衆期其下也。
【周禮·春官·司常】熊虎爲旗。
【又】師都建旗。
【註】畫熊虎者,鄕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
又【左傳·閔二年】佩衷之旗也。
【註】旗,表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東北曲十二星曰旗。
【註】兩旗者,左旗九星,在河鼓左也。右旗九星,在河鼓右也。皆天之鼓旗,所以爲旌表。
又姓。
【廣韻】齊卿子旗之後,漢有九江太守旗光。
又與箕同。
【荀子·富國篇】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
【註】旗,讀爲箕。箕翼,二十人宿名。
又【韻補】叶渠尤切。
【班固·西都賦】乗輚輅,登龍舟,張鳳蓋,建華旗。○按《說文》旗从㫃其聲,訓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也。旂从㫃,斤聲,訓旗有衆鈴以令衆也。分旗,旂爲二。《正字通》云:周禮九旗所畫異物,所建異名,各有等差。雖旌旄之通稱,而制度自別,未可合爲一也。
词条更新时间:2023-03-27
“㫃”在古文字中是个部首字。甲骨文、金文写作“ 、
、
、
、
、
、
、
” , 确象一根旗杆上飘扬着旗布(布条)的形状, 是原始的旗帜形。 《说文》: “㫃, 旌旗之游, 㫃蹇之貌。 ” 由 “㫃”组成的字多与旗帜有关。“旗” 、“旂”都指旗帜。“旗” 又专指上面有熊虎图案的军旗。《说文》: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旂 ”指画有双龙,竿头系有铃的旗帜。《说文》 : “旂,旗有众铃以令众也。 ” “旗, 旂”金文均以 “㫃”作形符, 以 “丌、其”或“斤”作声符,属形声字范畴。隶书分别写作“
、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七】【㫃】
『說文解字』
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从㫃其聲。《周禮》曰:“率都建旗。”渠之切
『說文解字注』
(旗)熊旗五游。㠯象伐星。五鄭本攷工記作六。熊旗六游。以象伐也。司常職曰。熊虎爲旗。注曰。畫熊虎者。鄉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伐屬白虎宿。與參連體而六星。按記不言虎者。舉熊以包虎。士卒㠯爲期。期旗曡韵。釋名曰。熊虎爲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衆期之於下也。从㫃。其聲。渠之切。一部。周禮曰。率都建旗。司常職文。今周禮率作師。師者帥之誤。樂師注曰。故書帥爲率。然則許作率都者故書。鄭作帥都者今書也。聘禮注曰。古文帥皆作率。毛詩率時農夫。韓詩作帥。見文𨕖注。大司馬職。仲秋敎治兵。軍吏載旗。
旗的部首:方部外笔画:10笔画总数:14仓颉号码:ysotc
四角号码:08281郑码查询:symeBig5编码:BA58gb2312码:C6EC
uni-code:基本区 U+65D7首尾分解:方其部件分解:方其
造字法:形声;从方、其声汉字结构:左右结构汉字五行:木
异体字:㫅 𣄃 𥛏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