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黎
【繁体汉字】黎,【汉语拼音】lí,【汉字注音】ㄌㄧˊ
【语音朗读】
【亥集下】【黍】【黎字五行属火】
【亥集下】【黍字部】
【唐韻】【集韻】郞奚切【正韻】鄰溪切,𠀤音犂。
【說文】履黏也。作履黏以黍米。
又國名。在上黨東北殷侯國。
【書·西伯戡黎釋文】黎,國名。又【山海經】有牛黎之國。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魏郡黎陽縣。
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黎山在黎陽之南。
又水名。
【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
【傳】合黎,水名。在流沙之東。
又玉名。
【班固·西都賦】懸黎垂棘,夜光在焉。
又【玉篇】衆也。
【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
【孔疏】黎,衆也。
又【正韻】黑也。與黧同。
【書·堯典蔡傳】黎,黑也。黎民,黑髮之人。
【釋名】土靑曰黎,似黎草色也。
又與邌同。黎明,比明也。
【史記·高帝紀】黎明圍宛城。
【註】索隱曰:黎,猶比也。謂比至天明也。
又與瓈同。玻瓈。
【本草】作頗黎。
又與蔾同。
【左傳·襄二十五年】引易據于蒺蔾,作蒺黎。
又姓。黎侯國之後。
又人名。
【書·堯典乃命羲和傳】重黎之後有羲氏和氏。
又【集韻】【韻會】𠀤憐題切,音藜。又【集韻】良脂切,音棃。義𠀤同。
词条更新时间:2023-05-29
【卷七】【黍】
『說文解字』
履黏也。从黍,𥝢省聲。𥝢,古文利。作履黏以黍米。郎奚切
『說文解字注』
(黎)履黏也。釋詁曰。黎、衆也。衆之義行而履黏之義廢矣。古亦以爲黧黑字。从黍。𥝤省聲。𥝤省者、不欲重禾也。郞奚切。十五部。𥝤、此依刀部作。古文利。作履黏㠯黍米也。說从黍之意。
黎的部首:黍部外笔画:3笔画总数:15仓颉号码:hhoe
四角号码:27909郑码查询:mfokBig5编码:BEA4gb2312码:C0E8
uni-code:基本区 U+9ECE首尾分解:利水部件分解:禾勹丿人水
造字法:形声;从黍、利声汉字结构:上下结构汉字五行:火
异体字:黎犂黧菞𪏵𪏯㴝 䊍 犂 菞 𥟖 𥡓 𦴙 𦺙 𨛫 𨝟 𪏭 𪏯 𪏱 𪏵 黧 𥡚 𥢀 黎𪏵𪏯
众,众多:~民。~庶。
古通“黧”,黑色。
古国名。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