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奔
【繁体汉字】奔,【汉语拼音】bēn,bèn,【汉字注音】bēn,bèn
【语音朗读】
【丑集下】【大】【奔字五行属水】
【丑集下】【大字部】
〔古文〕犇【唐韻】博昆切【集韻】【韻會】【正韻】逋昆切,𠀤本平聲。
【說文】走也。
【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一曰趨事恐後曰奔。
【詩·周頌】駿奔走在廟。
又嫁娶而禮不備亦曰奔。
【周禮·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會男女,奔者不禁,謂不必六禮備,非淫奔也。
又凡物皆言奔。
【詩·鄘風】鶉之奔奔。
【小雅】鹿斯之奔。
【石鼓文】霝雨奔樹。
【韓愈·秋懷詩】鳴聲若有意,顚倒相追奔。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按奔言俱十三元韻,《正字通》沿《字彙》之誤,奔叶音邊,豈以言在一先韻耶。
又姓。石晉將奔洪進。
又【集韻】【韻會】𠀤方問切,音憤。覆敗也。
【李陵·與蘇武書】斬將搴旗,追奔逐北。
又【廣韻】甫悶切【集韻】【韻會】補悶切【正韻】逋悶切,𠀤本去聲。急赴也。
【釋名】變也。有急變奔赴之也。
【增韻】奔走,湊集也。
又叶於夷切,音依。
【崔亭伯七依】乃命長秋使驅獸,夷羿作虞人。騰句喙以追飛,騁韓盧以逐奔。 【說文】从夭,賁省聲,入夭部。俗省作奔。𢍃,奔本字。
词条更新时间:2023-12-02
“奔”是快跑, 疾走。 《说文》: “奔, 走也。 ”金文1写作“” , 上边的 “
” 象一人甩开两臂迈大步, 下边的 “
”是三个表示脚、 趾的 “止”字。用其表示频繁倒脚,会意快跑(注: “走” 字下边一个 “止” ; “奔”用三“止”表示频率更快)。石鼓文1索性将三个“走”字合成“
” , 区别于走。此属会意字。金文2-3、石鼓文2及小篆将三 “止”变形并合成 “卉”( “贲”字省去 “贝” , 一说下边的 “
”是草丛形, 人在草上飞奔, 如同后人所说“草上飞” ),用作声符,使其成为“从夭,贲省声” 的形声字。金文4加表示行走的符号“
” (彳, 读chì)写作“
” 。 金文的字形不一, 反映了秦未统一文字前的混乱状态。隶书写作“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奔》
“奔”是快跑,疾走。金文写作“”。上边的“
”像一人甩开两臂迈大步之形; 下边的 “
” 是三个表示脚(趾)的 “止”字。用其表示频繁倒脚, 会意快跑。 一说“
” 是草丛形,人在艸(草) 上飞奔,如同后人所说的 “草上飞” 。石鼓文或将三个走(止)合成“
”区别于“走” ; 后小篆将“三止”组成 “贲” 字省去 “贝” ,用作声符。使其成为 “从大, 贲省声的形声字。金文或加表示行走的符号“
”而写作“
”。字形不一正是文字未统一前的混乱现象。隶书随小篆写作“
” 。此字变化虽多, 但基本字素只一“
”形, 即人摇头摆臂跨步之态耳。两“
”变三“
”实传讹也。
丙戌孟冬,熊国英学画于河北石家庄。斯时正钻研书画同源之创作方法,但苦于无术。唯有狗肉白菜豆腐大锅熬,从中品其滋味也。煮字浇画生时年六十整。
规格: 高120CM 宽68CM
【卷十】【夭】
『說文解字』
走也。从夭,賁省聲。與走同意,俱从夭。博昆切文四
『說文解字注』
(奔)𧺆也。𧺆者,趨也。釋宫曰:室中謂之時,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此析言之耳。渾言之則奔走趨不别也。引申之,凡赴急曰奔。凡出亡曰奔,其字古或叚賁,或叚本。毛詩予曰有本走,陸德明本如是。从夭卉聲。大徐作賁省聲,非。此十三部、十五部合音。博昆切。十三部。與𧺆同意。俱从夭。此說从夭之意。𧺆者屈其足,故从夭止。𢍃之从夭意同也。凡行疾則屈腳疾。
奔的部首:大部外笔画:5笔画总数:8仓颉号码:kjt
四角号码:40444郑码查询:gdeeBig5编码:A962gb2312码:B1BC
uni-code:基本区 U+5954首尾分解:大卉部件分解:大十廾
造字法:会意;从大、从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汉字五行:水
异体字:𢍃𠬼倴 渀 犇 逩 𠬼 𡗲 𢍃 𣦴 𥝯 𧾜 𧾭 𧿣 𨁼 𨃦 𩦥 𩣺 奔𢍃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