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字康熙字典热度:2270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hū,【汉字注音】ㄏㄨ

【语音朗读】

【卯集上】【心】【忽字五行属木】

【卯集上】【心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骨切,音笏。

【說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

【晏子春秋·齊役者歌】忽忽矣,若之何。

又【廣韻】倏忽也。

【爾雅·釋詁】盡也。

【註】忽然盡貌。

【左傳·文五年】臯陶庭堅,不祀忽諸。

又滅也。

【詩·大雅】是絕是忽。

【傳】忽,滅也。

又【集韻】輕也。一蠶爲一忽,十忽爲一絲。

【劉德曰】忽,蜘蛛網也。

又慢忽也。

【後漢·崔駰傳】公愛班固而忽崔駰。

又忽荒,空無著也。

【賈誼·服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又姓。明有忽忠,忽明。

又通作曶。

【前漢·揚雄傳】時人皆曶之。

【註】與忽同。又仲忽,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作中曶。 亦通作笏。

【儀禮·士喪禮】竹笏。

【註】今文笏作忽。 亦通作芴。

【荀子·正名篇】芴然而粗。

【註】與忽同。無根本貌。

又叶火一切,音翕。

【前漢·班固敘傳】元元本,木數始於一,產氣黃鍾,造計杪忽。

又叶許月切,音血。

【陸機·雲賦】盈八紘以餘憤,雖彌天其未泄。豈假期于遷晷,邁崇朝而倏忽。 【說文】从心勿聲。

【長箋】亦書作𢗘。◎按今字,皆从小篆出,止可依《說文》疏解,如忽字,借義通義甚多,而精蕰正譌必援古文大篆,以折今文,則衆義皆可廢矣。說今文之字,惟从今文,駁正經史借用處,則字義已明,不必過爲迂論臆斷也。凡諸部字,不多引精蕰正譌辨駁者,俱倣此。

词条更新时间:2024-04-30

忽字的字形演变


中山王昔鼎(金)
戰國晚期

說文‧心部

老子甲117(隸)
西漢

老子乙229上(隸)
西漢

昭明鏡(隸)
西漢

武斑碑(隸)
東漢

孟孝琚碑(隸)
東漢

楷書

忽字的金文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

忽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忽
中国大陆
台湾 忽
台湾
香港 忽
香港
日本 忽
日本
韩国 忽
韩国
旧字形 忽
旧字形

忽字说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忘也。从心勿聲。呼骨切

『說文解字注』

(忽)忘也。古多叚?爲之。?俗作曶。从心。勿聲。呼骨切。十五部。

忽字解释

忽字基本属性

  1. 忽的部首:心部外笔画:4笔画总数:8仓颉号码:php

  2. 四角号码:27332郑码查询:ryowBig5编码:A9BFgb2312码:BAF6

  3. uni-code:基本区 U+5FFD首尾分解:勿心部件分解:勿心

  4. 造字法:形声;从心、勿声汉字结构:上下结构汉字五行:木

  5. 异体字:𢗘𡯖 𢗘𢗘

忽字基本含义

  1. 粗心,不注意:~视。疏~。~略。玩~职守。

  2. 迅速,突然:~而。~然。~地。~高~低。

  3.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微(极言细微)。微~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