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攻
【繁体汉字】攻,【汉语拼音】gōng,【汉字注音】ㄍㄨㄥ
【语音朗读】
【卯集下】【攴】【攻字五行属木】
【卯集下】【攴字部】
【唐韻】古洪切【集韻】【韻會】沽紅切【正韻】古紅切,𠀤音公。
【說文】擊也。
【博雅】伐也。
【易·同人】乗其墉弗克攻。
【書·伊訓】造攻自鳴條。
又【類篇】一曰治也。
【書·甘誓】左不攻于左。
【傳】治也。
【論語】攻乎異端。
又【詩·小雅】我車旣攻。
【傳】攻,善也。
【朱傳】攻,堅也。
又心爲物欲所侵曰攻。
【唐書·太宗紀】一心攻之者衆。
又摘人過失亦曰攻。
【蜀志·諸葛亮傳】勤攻吾闕,則事可定。
又【詩·大雅】庶民攻之。
【傳】攻,猶作也。
又【博雅】攻,𩋆也。
又姓。
【何氏姓苑】漢有攻生單。
又【廣韻】古冬切,音釭。義同。
又【集韻】古送切,音貢。
【周禮·夏官·司弓矢】利攻守。
【釋文】攻,如字,劉音貢。
又【韻補】叶姑黃切。
【史記·龜筴傳】入於周地,得太公望,與卒聚兵,與之相攻。
【說文】从攴作攻。攻字原从攴作。
词条更新时间:2023-09-28
“攻”本义是攻打、进击。 《说文》: “攻, 击也。 ” 甲骨文写作“、
” , 用手持锤状击打物表示攻击、击打。左边的“
、
” (工)一是测量用的“工字尺” (见“巨”字释条); 一是带横柄的铲、耒等农具形。但在这里均用作“攻”字的声符“工” 。金文写作“
、
” , 均是手挥工具、兵器形。此时字形是“攴” (参看“攴”字释条)。左或上边均是“工”字,与甲骨文构字意图无别。 小篆写作“
” , 隶书写作 “
” , 可见与甲、金文一脉相承。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三】【攴】
『說文解字』
擊也。从攴工聲。古洪切
『說文解字注』
(攻)擊也。考工記攻木、攻皮、攻金注曰。攻猶治也。此引伸之義。从攴。工聲。古洪切。九部。
攻的部首:攴部外笔画:3笔画总数:7仓颉号码:mok
四角号码:18140郑码查询:bimoBig5编码:A7F0gb2312码:B9A5
uni-code:基本区 U+653B首尾分解:工攵部件分解:工攵
造字法:形声;从攵、工声汉字结构:左右结构汉字五行:木
异体字:
打击,与“守”相对:~击。~占。~取。~心。~关。~陷。
指责,驳斥:~难(nàn)。群起而~之。
治病:以毒~毒。
致力学习或研究:~读。~书。专~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