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鬲
【繁体汉字】鬲,【汉语拼音】gé,lì,【汉字注音】ㄍㄜˊ
【语音朗读】
【亥集上】【鬲】【鬲字五行属木】
【亥集上】【鬲字部】
〔古文〕䰜【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𠀤音歷。
【說文】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
【爾雅·釋器】鼎款足謂之鬲。
【註】鼎曲脚也。
【疏】款,闊也。謂鼎足相去疎闊者名鬲。
【前漢·郊祀志】其空足曰鬲。
【註】蘇林曰:足中空不實者,名曰鬲也。
【揚子·方言】鍑,吳揚之閒謂之鬲。
又【廣韻】【正韻】各核切【集韻】【韻會】古核切,𠀤音隔。
【禮·喪大記】陶人出重鬲。
【疏】縣重之罌也。是瓦瓶。又姓。
又【儀禮·士喪禮】苴絰大鬲。
【註】鬲,搤也,中人之手,搤圍九寸,絰之差自此出焉。
【釋文】鬲,又作搹。
又國名。
【左傳·襄十四年】靡奔有鬲氏。
【註】鬲,國名。今平原縣。
又【爾雅·釋水】鬲津,九河之一。
【註】水多阨狹,可隔以爲津。
又與隔同。
【前漢·五行志】鬲閉門戸。
【註】師古曰:鬲與隔同。
又【集韻】乙革切,音戹。與軶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凡爲轅,鬲長六尺。
【註】鬲謂轅端厭牛領者。 【五經文字】說文作鬲,經典相承作鬲。鬲字原从𢆉作。
词条更新时间:2023-12-10
“鬲” 是个部首字。也是古代一种有代表性的炊具。圆口三足,有陶与青铜等金属制成。 《说文》: “鬲, 鼎属。 ” 甲骨文、金文顺序写作“、
、
、
、
、
、
、
” , 是望形知义的象形字。其中金文2-5巧妙地将 “羊” 字补进字形,既保持了三足器形,又点出 “鬲” 是可煮肉食的器具。小篆在规范笔画, 统一字形时, 写作“
” , 同时选定“
” (㽁) 、“
” (䰛)两个形声字为或体字。 隶书(汉《石门颂》 )据小篆结构写作“
”。
用 “鬲”作声符的字很多。 如 “鬵” 字。 本指煮饭的大锅。 《说文》:“鬵, 大釜也。 一曰: 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 从鬲, 兓声。 ” “说文籀文” 写作“” 。 读qín。 两侧曲线表示热气上升。 小篆省去曲线写作“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三】【鬲】
『說文解字』
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屬皆从鬲。䰛,鬲或从瓦。㽁,漢令鬲从瓦厤聲。郎激切
『說文解字注』
(鬲)鼎屬也。釋器曰。鼎款足者謂之鬲。實五觳。考工記。陶人爲鬲。實五觳。厚半寸。脣寸。𣁬二𦫵曰觳。大鄭云。觳受三豆。後鄭云。觳受𣁬二𦫵。按瓬人職云。豆實三而成觳。大鄭本之。今俗本譌爲觳受三𣁬。誤甚。許必言觳所受者。角部觳下無此義也。魏三體石經以鬲爲大詰嗣無疆大歷服之歷。同在十六部也。象腹交文三足。上象其口。㐅象腹交文。下象三足也。考工記圖曰款足。按款足、郭云曲腳。漢郊祀志則云鼎空足曰鬲。釋款爲空。郞激切。十六部。凡鬲之屬皆从鬲。
(䰛)鬲或从瓦。楚世家。楚武公曰。居三代之傳器。登三翮六翼以高世主。小司馬曰。翮亦作䰛。同音歷。三翮六翼謂九鼎。空足曰翮。翼卽耳。事見爾雅。按翮者䰛之假借字。翼者釴之假借。九鼎、款足者三、附耳於外者六也。爾雅曰。鼎、款足謂之鬲。附耳外謂之釴。
(㽁)漢令鬲。从瓦。厤聲。謂載於令甲令乙之鬲字也。樂浪挈令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