皯字康熙字典热度:486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gǎn,【汉字注音】ㄍㄢˇ

【语音朗读】

【午集中】【皮】【皯字五行属】

【午集中】【皮字部】

【唐韻】【集韻】𠀤古旱切,干上聲。

【說文】面黑氣也。

【博雅】病也。

【列子·黃帝篇】焦然肌色皯黣。

又【廣韻】工旦切【集韻】【韻會】居案切,𠀤干去聲。義同。 【集韻】或作䵟𩈅。

【廣韻】亦書作𤿊。

词条更新时间:2024-03-29

皯字的字形演变


說文‧皮部

楷書

皯字的象形文

读音:pí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说文籀文;

说文古文;

古陶文波;

古玺文波;

石鼓文;

小篆皮;

小篆波;

小篆皰;

小篆皯;

汉简;

隶书

读音:pí

“皮” 是个部首字。指动植物的表皮层。《说文》: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金文、 石鼓文均象 “” (手)持 “” (皮铲)剥兽皮的形状。用手持某专业工具来表示某项工作,是很高明的创意,如同今人用镰刀斧头表示工农一样。“说文古文、籀文” 及小篆字形变化较大,但均有一 “” (手)形表示劳作。 隶书(汉简)写作 “” , 失形而成为今文。

“皮” 作为部首与其他字符组成很多表示表皮的字。如加 “水”( 氵 )成 “波” , 古陶文、 古玺文、 小篆分别写作 “” 。用 “氵 、 皮” 表示波是在大水之表皮涌动; “皮” 加 “包” 成 “”(皰), 表示脸部长得疱; 加 “干” 成“” (皯), 表示面部黑气。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太和图》 (局部)

皯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皯
中国大陆
台湾 皯
台湾
香港 皯
香港
韩国 皯
韩国
旧字形 皯
旧字形

皯字说文解字

【卷三】【皮】

『說文解字』

面黑气也。从皮干聲。古旱切文二(文三) 重二

『說文解字注』

(皯)面黑气也。列子曰。燋然肌色皯黣。从皮。干聲。古旱切。十四部。

皯字解释

皯字基本属性

  1. 皯的部首:皮部外笔画:3笔画总数:8仓颉号码:demj

  2. 四角号码:41240郑码查询:xiaeBig5编码:CD75gb2312码: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6AF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汉字五行:

  5. 异体字:𤿊䵟 𤿊 𩈅𤿊

皯字基本含义

  1. 皮肤黧黑枯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