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愛
【繁体汉字】愛,【汉语拼音】ài,【汉字注音】ㄞˋ
【语音朗读】
【卯集上】【心】【愛字五行属】
【卯集上】【心字部】
〔古文〕𤔤𢟪𢛭【唐韻】烏代切【集韻】【韻會】於代切【正韻】於蓋切,𠀤同㤅。仁之發也。从心旡聲。又親也,恩也,惠也,憐也,寵也,好樂也,吝惜也,慕也,隱也。
又【孝經·諫諍章疏】愛者,奉上之通稱。
又【諡法】嗇於賜與曰愛。
又姓。宋刺史愛申。
又叶烏胃切,音穢。
【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
【楚辭·九章】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
【袁宏·名臣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達人兼善,廢已存愛。
【謝瞻·答靈運詩】尋塗塗旣睽,卽理理已對。絲路有恆悲,矧乃所在愛。 小篆作㤅。
词条更新时间:2023-03-27
“㤅”和“爱”是音同义近的两个字。 《说文》分别释作: “爱, 行貌。从夂, 㤅(读ài)声。 ” “㤅, 惠也。 ”其实 “㤅”是“爱” 的初文, 都是施仁爱恩惠于人的意思。 金文的 “爱”字上边是“旡” (读jì), 象张口打嗝或说话的人形; 下边是“心”字,将“心”纳于人的怀中,表示仁爱之心。此时属会意字。小篆1与金文基本相同; 小篆2在下边加一 “夂” (读zhǐ,趾的异写,是表示脚、走和行动的字符),这样一来,就将原来 “爱心” 变成实际行动了。 这也正是《说文》所说的 “行貌” 。 也就变成了 “从夂, 㤅声” 的形声字。隶书(汉《西狭颂》、《建宁残碑》等)努力将笔画抻平拉直,渐写成“愛” 。
注: “说文古文” 上边是“既” ,用作声符同 “旡” 。亦形声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五】【夊】
『說文解字』
行皃。从夊㤅聲。烏代切
『說文解字注』
(愛)行皃也。心部曰:㤅,惠也。今字假𢜤爲㤅,而㤅廢矣。𢜤,行皃也,故从夊。从夊㤅聲。烏代切。古音在十五部。
愛的部首:心部外笔画:9笔画总数:13仓颉号码:bbpe
四角号码:20407郑码查询:pvwrBig5编码:B752gb2312码:B0AE
uni-code:基本区 U+611B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形声汉字结构:上下结构汉字五行:
异体字:爱𢜤𢙴㤅 爱 𢖻 𢙴 𢛭 𢜤 𢟪 𤔠 𤔤 𢜤𢙴𢜤𢙴
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