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字康熙字典热度:1195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bǎi,bó,【汉字注音】bó,bǎi

【语音朗读】

【辰集中】【木】【柏字五行属木】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陌切,音百。

【說文】椈也。

【六書精蘊】柏,隂木也。木皆屬陽,而柏向隂指西,蓋木之有貞德者,故字从白。白,西方正色也。又【春秋緯】諸侯墓樹柏。

【前漢·東方朔傳】柏者,鬼之廷也。

又大也。與伯通。

【釋名】柏車,大車也。

又逼也。與廹同。

【周禮·春官】其柏席用萑黼純。

【鄭註】柏席,廹地之席。

【史記·漢高紀】柏人者,廹于人也。

【漢·武瓠子歌】魚弗鬰兮柏冬日。

又國名。在河南西平縣。

又山名。

【書·禹貢】導淮自桐柏。

又【前漢·武帝紀】起柏梁臺。

又姓。

【姓譜】戰國柏直,漢柏英。

又叶卜各切,音搏。

【楚辭·九歌】山中人兮芳杜若,飮石泉兮蔭松柏。

又叶壁益切,音必。

【陶潛·經錢溪詩】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 从木白聲。俗作栢,非。

词条更新时间:2023-03-26

柏字的字形演变


佚195(甲)

叔釗父甗(金)
西周晚期

曾212(楚)

說文‧木部

睡.日甲35背(隸)

相馬經9上(隸)
西漢

武梁祠畫象題字(隸)
東漢

淮源廟碑(隸)
東漢

楷書

柏字的象形文

读音:bǎi


甲骨文1;

甲骨文2;

古玺文;

小篆;

汉帛书;

隶书1;

隶书2

读音:bǎi

“柏”是常绿乔木。有圆柏、侧柏等多种,木质坚硬,是优良木材。杜甫《古柏行》有“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句。《说文》: “柏,椈也。从木,白声。” 甲骨文1、古玺文、小篆字形略异,字素相同,顺序写作“”,形符都是“木” (木,象有根干枝杈的树木形);声符用“白” (白,本义是日出天亮,也是拇指形),在这里只表发声,是典型的形声字。隶书(汉帛书、《武梁祠刻石》 )将小篆的弧笔圆折改为直笔方折,后(隋《尔朱瑞墓志》 )将“柏”写作“”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柏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柏
中国大陆
台湾 柏
台湾
香港 柏
香港
日本 柏
日本
韩国 柏
韩国
旧字形 柏
旧字形

柏字说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鞠也。从木白聲。博陌切

『說文解字注』

(柏)鞠也。釋木曰:柏,椈。襍記:暢臼以椈。鄭曰:椈,柏也。按椈者鞠之俗。柏,古多假借爲伯仲之伯,促迫之迫。從木。白聲。博陌切。古音在五部張參曰。經典相承亦作栢。

柏字解释

柏字基本属性

  1. 柏的部首:木部外笔画:5笔画总数:9仓颉号码:dha

  2. 四角号码:46902郑码查询:fnkBig5编码:AC66gb2312码:B0D8

  3. uni-code:基本区 U+67CF首尾分解:木白部件分解:木白

  4. 造字法:形声;从木、白声汉字结构:左右结构汉字五行:木

  5. 异体字:栢 𣐩

柏字基本含义

1. 柏 [bǎi]2. 柏 [bó]3. 柏 [bò]

柏 [bǎi]
  1. 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2. 姓。

柏 [bó]
  1. 〔~林〕德国的首都。

柏 [bò]
  1. 同“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