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处
【繁体汉字】處,【汉语拼音】chǔ,chù,【汉字注音】chù,chǔ
【语音朗读】
【申集中】【虍】【处字五行属金】
【申集中】【虍字部】
【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𠀤音杵。
【玉篇】居也。
【詩·王風】莫或遑處。
又止也。
【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
又居室也。
【詩·大雅】于時處處。
又歸也。
【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又分別也。
【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
又制也。
【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𠛬,而不能禁也。
又姓。
【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
【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
【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
又州名。
【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
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
【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
【魯語】五𠛬三次。
【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
又【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
又通杵。
【公羊傳·僖十二年】𨻰侯處臼卒。
【註】《左傳》作杵臼。 【說文】作処。 【廣韻】俗作䖏。
词条更新时间:2023-09-26
“处”是暂时停下来休息。《说文》: “处,止也,得几而止。” “处”字金文写作 “” , 象一戴虎头面具的人坐在 “几” (凳)上的形状。 此形表示位置、自居。源自祭祀活动。小篆受甲、金文的影响,写成两个字: 一、写作 “
” (処) , 用 “夊” (读suī, 是趾的反写, 仍表示脚)在 “几”(凳)旁,以此会意“在凳几上歇歇脚” 。二、在 “処”字上面加一 “虍” ,既与金文相合,又可作为声符使用,成为“从処,虍声”的形声字。隶书(汉《王舍人碑》 )虽经隶变,仍可看到与小篆的传承关系; 《礼器碑》则完全脱离了古文字的窠臼,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说文解字未收录“处”字头,请参考“処”字:)
【卷十四】【几】
《說文解字》
止也。得几而止。从几从夂。處,処或从虍聲。昌與切文四 重二
《說文解字注》
(処)止也。人遇几而止,引申之爲凡凥処之字,俗分别其上去。从夊几。夊讀若黹,從後致也。人㒳脛後有致之者,至乎几而止,故字从夊几。昌與切。五部。夊得几而止也。此釋會意之恉。以上八字與舊本不同,今更正如此。又以上三篆皆會意,而不入人部尸部夊部者,重几也。
(處)處或从虍聲。今或體獨行,轉謂処俗字。
处的部首:虍部外笔画:2笔画总数:5仓颉号码:heo
四角号码:23400郑码查询:rsidBig5编码:B342gb2312码:B4A6
uni-code:基本区 U+5904首尾分解:夂卜部件分解:夂人
造字法:形声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汉字五行:金
异体字:処 處 䖏 𠁅 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