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争
【繁体汉字】爭,【汉语拼音】zhēng,【汉字注音】ㄓㄥ
【语音朗读】
【巳集中】【爪】【争字五行属火】
【巳集中】【爪字部】
〔古文〕𠫩𠄙【唐韻】側莖切【集韻】甾耕切,𠀤音箏。
【說文】引也。从𠬪。
【徐鉉曰】音曳。𠬪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
【廣韻】競也。
【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又【玉篇】諫也。
又訟也。
【增韻】理也,辨也。
【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又姓。
【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又【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
又【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
【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韻會】俗作争,非。
词条更新时间:2023-05-29
“争”是争夺,争取,争斗,竞争。《说文》: “争,引也。” 甲骨文写作“ 、
” , 象上下两只手在争拉一物。此时与“爰、 寽”是同一字,后分化。 金文写作“
、
” , 形、 义与甲骨文相同。 小篆分为 “争、 爰(yuán )、 寽(lǜ)” 三个字, 写作“
、
、
” , 已不如甲、金文直观。 隶书(汉《石门颂》等)写作“
、
、
”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四】【𠬪】
『說文解字』
引也。从𠬪𠂆。側莖切〖注〗臣鉉等曰:𠂆,音曳。𠬪,二手也。而曳之,爭之道也。
『說文解字注』
引也。凡言爭者、皆謂引之使歸於己。从𠬪𠂆。從𠬪猶從手。𠂆余制切。抴也。抴、引也。側莖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