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字康熙字典热度:3763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yǐn,【汉字注音】ㄧㄣˇ

【语音朗读】

【寅集下】【弓】【引字五行属土】

【寅集下】【弓字部】

〔古文〕㧈【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𠀤音蚓。

【說文】開弓也。

【徐鉉曰】象引弓之形。

【周禮·冬官考工記】維體防之,引之中參。

又【廣雅】演也。

【易·繫辭】引而伸之。

又【爾雅·釋詁】長也。

【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

【書·梓材】引養引恬。

又相牽曰引。

【禮·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

【註】牽引進之,同于己子。

【史記·秦始皇紀】諸生轉相告引。

又【集韻】導也。

【史記·韓長孺傳】奉引墮車,蹇。

【註】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跛。

又卻也。

【禮·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

【註】引,卻也。

又相薦達曰引。

【史記·魏其侯傳】兩人相爲引重。

【註】相薦達爲聲勢。

【後漢·張皓王龔傳論】顯登者以貴塗易引。

又服氣法曰道引。

【莊子·刻意篇】道引之士,養形之人。

【史記·留侯世家】道引不食穀。

又治疾法有撟引。

【史記·扁鵲傳】鑱石撟引。

【註】謂爲按摩之法,夭撟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又十丈爲引。

【前漢·律歷志】其法用竹爲引,高一分,廣六分,長十丈。引者,信也。

【註】信讀曰伸,言其長。

又【廣韻】【正韻】羊晉切【集韻】【韻會】羊進切,𠀤蚓去聲。

【集韻】牽牛綍也。

【禮·檀弓】弔於葬者,必執引。

【疏】引,柩車索也。

又【集韻】一曰曲引。

【蔡邕·琴操】有思歸引。又引古作𢪉。

词条更新时间:2024-04-24

引字的字形演变


前5.8.5(甲)

乙8809(甲)

引尊(金)
西周早期或中期

秦公簋(金)
春秋中期

九.56.71(楚)

說文‧弓部

睡虎地簡28.8(隸)

孫子188(隸)
西漢

譙敏碑(隸)
東漢

楷書

引字的金文


毛公旅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24

小臣守簋西周早期集成4179

聿貝引觚西周早期集成7278

聿貝弘觥西周早期集成9288

師旂鼎西周早期或中期集成2809

引尊西周早期或中期集成5950

師𩛥鼎西周中期集成2830

頌鼎西周晚期集成2829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頌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38

頌壺西周晚期集成9731

秦公簋春秋中期集成4315

引字的象形文

读音:yǐn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秦简;

小篆;

隶书

读音:yǐn

“”是“引”的本字。本义是把弓拉开, 引申为拉、 提、导、延长等。《说文》: “引, 开弓也。从弓、丨。”甲骨文写作“”象人持弓的形状。金文写作“” , 尤其象形。小篆写作“” , 远不如甲、金文直观,成为“从弓,丨声”的形声字。秦简、隶书(明沈度书)随小篆结构写作“”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引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引
中国大陆
台湾 引
台湾
香港 引
香港
日本 引
日本
韩国 引
韩国
旧字形 引
旧字形

引字说文解字

【卷十二】【弓】

『說文解字』

開弓也。从弓丨。余忍切〖注〗臣鉉等曰:象引弓之形。

『說文解字注』

(引)開弓也。開下曰張也。是門可曰張。弓可曰開。相爲轉注也。施弦於弓曰張。鉤弦使滿、以竟矢之長亦曰張。是謂之引。凡延長之偁、開導之偁皆引申於此。小雅楚茨、大雅召旻毛傳皆曰。引、長也。从弓丨。此引而上行之丨也。爲會意。丨亦象矢形。余忍切。十二部。

引字解释

引字基本属性

  1. 引的部首:弓部外笔画:1笔画总数:4仓颉号码:nl

  2. 四角号码:12200郑码查询:yziBig5编码:A4DEgb2312码:D2FD

  3. uni-code:基本区 U+5F15首尾分解:弓丨部件分解:弓丨

  4. 造字法: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汉字五行:土

  5. 异体字:廴靷㧈 廴 𢎢 𢏂 𢪉 靷

引字基本含义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 退却:~退。~避。

  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