驁字康熙字典热度:443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ào,【汉字注音】ㄠˋ

【语音朗读】

【亥集上】【馬】【驁字五行属】

【亥集上】【馬字部】

【集韻】【韻會】【正韻】𠀤牛刀切,音敖。

【廣韻】駿馬。

又馬驕不馴也。

【莊子·外物篇】老萊子謂仲尼曰: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驁萬世之患,抑固窶邪。忘其略弗及邪。

【註】不云驁然不顧貽萬世之患,但云驁萬世之患,古文省字法也。又【前漢·竇嬰傳】諸公稍自引而怠驁。

又驁夏,樂章名。

【周禮·春官·鍾師】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

【集韻】或作驁。

又【集韻】【正韻】魚到切【韻會】疑到切,𠀤音傲。義同。

又【集韻】牛召切,音鏊。驕驁,馬行貌。

词条更新时间:2024-03-28

驁字的字形演变


說文‧馬部

漢印徵補
西漢

楷書

驁字的象形文

读音:áo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熬;

石鼓文敖;

石鼓文骜;

小篆敖;

小篆傲;

小篆熬;

小篆䵅;

小篆獒;

小篆獒;

小篆螯;

小篆骜;

三体石经

读音:áo

“敖”是出游,游戏。《说文》: “敖,出游也。从出,从放。”属会意字。金文1-3的左边均象头戴羽饰的人形,是舞蹈或游戏时的装束; 右边的“攴” (读pū)字是手持器具形,疑是舞蹈的指挥人。小篆或受石鼓文的影响,将人形写作 “方” ,与 “攴”组成 “放” ; 头上的羽饰变成 “出” ,故有 “从出, 放声” 的解释。 隶书写作 “” 。 从而成为今文。 后又加表示行走的 “辵” (读chuò,即 “辶” ,俗称“走之” ),成为专指出游的 “遨”字; 而“敖”则因舞蹈、游戏动作的不羁而多表骄傲、狂妄义。后加 “人” 成“傲” 。“敖” 用作义符,加 “鱼、犬、虫、马”等字组成 “鳌、獒、螯、骜”等一批表示有强劲桀骜特征的与动物有关的字。用作声符,加 “火”成煎熬、熬煮的 “熬”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敖》

敖是出游, 游戏。金文写作“”或“” 。左边是头戴羽饰的人形, 是舞蹈祭祀或游戏的装束 右边的 “” 字是手持器具形,当是舞蹈的指挥者。小篆受石鼓文的影响将人形写作 “方” 与 “攴”组成 “放” 字。头上的羽饰变成 “出” 。故《说文》: “称放,从出” 。这是许慎公未审甲、金文造成误会。 隸变时写作 “” 。 小篆为应证敖是人的行为, 另加“人”旁作 “” 。 后又加表示行走义的 “辵” 而成出游的遨字。另《石经》中有一“”字, 表现人趾高气傲, 目空一切的样子。为一古人名,义同 “傲” 。

大熊书于石门

规格: 高118CM 宽68CM

驁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驁
中国大陆
台湾 驁
台湾
香港 驁
香港
日本 驁
日本
韩国 驁
韩国
旧字形 驁
旧字形

驁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驁”字头,请参考“䮯”字:)

【卷十】【馬】

《說文解字》

駿馬。以壬申日死,乘馬忌之。从馬敖聲。五到切

《說文解字注》

(䮯)駿馬。句絶,謂駿馬名也。大射禮:公入驁。注曰:驁夏,亦樂章也,以鍾𡔷奏之。按驁夏,葢取翶翔之意。凡奇士偁豪俊者可作驁俊,如尚書獒可爲酋豪字也。㠯壬申日死,乘馬忌之。忌此日也。从馬敖聲。五到切。二部。

驁字解释

驁字基本属性

  1. 驁的部首:馬部外笔画:10笔画总数:20仓颉号码:gksqf

  2. 四角号码:58327郑码查询:cimcBig5编码:F67Dgb2312码:E6F1

  3. uni-code:基本区 U+9A41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汉字五行:

  5. 异体字:骜䮯䮯 骜䮯

驁字基本含义

  1. 见“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