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字康熙字典热度:3090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wén,【汉字注音】ㄨㄣˊ

【语音朗读】

【未集中】【耳】【闻字五行属水】

【未集中】【耳字部】

〔古文〕𦕁䎽䎹𦖫𥹢【唐韻】【集韻】𠀤無分切,音文。

【說文】知聞也。

【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

【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

【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

【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又姓。

【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又聞人,複姓。

【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

【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又獸名。

【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𧲂,見則天下大風。

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𠀤音問。

【韻會】聲所至也。

【詩·小雅】聲聞于天。

【書·呂𠛬】𠛬發聞惟腥。

【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又【廣韻】名達。

【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

【詩·大雅】令聞令望。

【朱註】令聞,善譽也。

又通作問。

【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又【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

【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词条更新时间:2024-04-26

闻字的字形演变


前7.31.2(甲)

餘9.3(甲)

乙6273(甲)

存1376(甲)

大盂鼎(金)
西周早期

利簋(金)
西周早期

徐王子同鐘(金)
春秋晚期

王孫誥鐘(金)
春秋晚期

中山王昔鼎(金)
戰國晚期

望1.1(楚)

包2.157(楚)

望1.107(楚)

包2.137(楚)

說文古文

說文‧耳部

睡.語5(隸)

老子甲102(隸)
西漢

武威簡.士相見2(隸)
西漢

熹.易.夬(隸)
東漢

楷書

闻字的象形文

读音:wé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说文古文;

侯马盟书;

楚简;

秦简;

小篆;

隶书

读音:wén

“闻” 的本义是听到。《说文》: “闻,知闻也。” 甲骨文1-2象一跪坐的人在扯耳谛听,特别突出耳朵的形状。甲骨文3在耳旁加三划表示声音,闻听的字义十分生动明显。金文1将耳朵进一步放大置于人侧,以示耳在闻中的重要性。金文2-3及 “说文古文” 的闻字已成假借字,即表示婚姻的 “婚” 。古时婚娶在黄昏进行,光线昏暗,视觉功能减退,听觉器官愈加重要(详见“婚”释)。此时的 “闻”字已是“左耳右昏” 的形声字。小篆将耳朵置于门内,成为既是从门缝听声的会意字,又是“从耳,门声” 的形声字。隶书(汉《郭有道碑》 )将小篆的笔画拉平取直,跳出古文字的圈子。今简化字写作“闻”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闻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闻
中国大陆
台湾 闻
台湾
韩国 闻
韩国

闻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闻”字头,请参考“聞”字:)

【卷十二】【耳】

《說文解字》

知聞也。从耳門聲。䎽,古文从昏。無分切

《說文解字注》

(聞)知聲也。往曰聽,來曰聞。大學曰:心不在焉,聽而不聞。引申之爲令聞廣譽。从耳門聲。無分切。十二部。

(䎽)古文从昏。昏聲。

闻字解释

闻字基本属性

  1. 闻的部首:耳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9仓颉号码:lssj

  2. 四角号码:37401郑码查询:tlceBig5编码:BB44gb2312码:CEC5

  3. uni-code:基本区 U+95FB首尾分解:门耳部件分解:门耳

  4. 造字法:形声;从耳、门声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汉字五行:水

  5. 异体字:聞聞 䎹 䎽 𥹢 𦕁 𦕌 𦖫 𪖴

闻字基本含义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3. 出名,有名望:~人。~达。

  4. 名声:令~(好名声)。丑~。

  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