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亡
【繁体汉字】亾,【汉语拼音】wáng,wú,【汉字注音】ㄨㄤˊ
【语音朗读】
【子集上】【亠】【亡字五行属水】
【子集上】【亠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武方切,音忘。失也。
【孟子】樂酒無厭謂之亡。
【註】謂廢時失事也。
【家語】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又滅也。
【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
又逃也。
【大學】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又【前漢·韓信傳】蕭何聞信亡,自追之。
又與忘同。
【詩·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又【正韻】同無。
【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毛傳】亡謂貧也。 【說文】从入从𠃊。
【徐曰】𠃊音隱,隸作亡。
【藝苑雌黃】古惟用兦字,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變林爲四點。
词条更新时间:2023-10-03
“亡” 是逃跑,失去。由失引申为死。《说文》 : “亡,逃也。”甲骨文和金文1写作 “、
” , 象人被截去手的形状。 是对奴隶逃亡的惩罚, 失去手也有亡义。金文2和小篆写作“
、
” , 已不如甲骨文直观。 有学者据此字形释作“人” 藏于“
”处。 非初义。 隶书( 《景君碑》 )写作 “
” 。 完全失去古文字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十二】【亾】
『說文解字』
逃也。从入从𠃊。凡亡之屬皆从亡。武方切
『說文解字注』
(亾)逃也。逃者、亡也。二篆爲轉注。亡之本義爲逃。今人但謂亡爲死。非也。引申之則謂失爲亡。亦謂死爲亡。孝子不忍死其親。但疑親之出亡耳。故喪篆从哭亡。亦叚爲有無之無。雙聲相借也。从入𠃊。會意。謂入於𨒅曲隱蔽之處也。武方切。十部。凡亡之屬皆从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