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同
【繁体汉字】衕,【汉语拼音】tóng,tòng,【汉字注音】ㄊㄨㄥˊ
【语音朗读】
【丑集上】【口】【同字五行属火】
【丑集上】【口字部】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桐。
【說文】合會也。
【玉篇】共也。
【廣韻】①也。
【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又【廣韻】齊也。
【書·舜典】同律度量衡。
【詩·小雅】我馬旣同。
又聚也。
【詩·小雅】獸之所同。
【傳】同猶聚也。
又和也。
【禮·禮運】是謂大同。
【註】猶和也,平也。
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
【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
【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
【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又爵名。
【書·顧命】上宗奉同瑁。
【註】同,爵。瑁,圭也。
又州名。
【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
【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又【正韻】通也。
【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
【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又姓。
【正字通】唐有同谷。
又【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又通作童。
【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又【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
【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
【註】同之言詷也。
【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又叶徒黃切,音唐。
【𨻰琳·答客難】六合咸熙,九州來同。倒載干戈,放馬華陽。①字作北下𤰞。
词条更新时间:2023-12-10
“同” 是聚集,会合。《说文》 : “同,合会也。”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字形近似,顺序写作“、
、
、
、
” 。上边是“
”(凡) ,一说是高脚方盘,一说是风帆形,一说是出虚恭,迄无定论; 下边是 “口” ,为容器口,表示盘与其他容器相同,是会合各种东西的器物。小篆写作 “
” , 上边的盘已不象形。 隶书(汉《曹全碑》 )以直笔方折写作“
”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七】【𠔼】
『說文解字』
合會也。从𠔼从口。徒紅切〖注〗臣鉉等曰:同,爵名也。《周書》曰:“太保受同嚌,故从口。”史籀亦从口。李陽冰云:“从口。”非是
『說文解字注』
(同)合會也。从𠔼口。口皆在所覆之下。是同之意也。徒紅切。九部。
同的部首:口部外笔画:3笔画总数:6仓颉号码:bmr
四角号码:77220郑码查询:ldBig5编码:A650gb2312码:CDAC
uni-code:基本区 U+540C首尾分解:冂口部件分解:同
造字法:会意;从冂一、从口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汉字五行:火
异体字:仝詷仝 詷 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