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司
【繁体汉字】司,【汉语拼音】sī,【汉字注音】ㄙ
【语音朗读】
【丑集上】【口】【司字五行属金】
【丑集上】【口字部】
〔古文〕𤔲【唐韻】【集韻】息兹切【韻會】新兹切【正韻】相咨切,𠀤音思。
【說文】臣司事於外者。
【玉篇】主也。
【書·大禹謨】兹用不犯于有司。又【高宗肜日】王司敬民。又【周官】欽乃攸司。
【禮·曲禮】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𡨥,典司五衆。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水、司木、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
又州名。
【晉書·地理志】司州,漢司隸校尉所部。魏氏置司州。
又【廣韻】姓也。
【左傳】鄭有司臣。又【正字通】司徒,司馬,司空,皆複姓。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相吏切,音笥。義同。
【前漢·敘傳】民具爾瞻,困于二司。
【註】師古曰:司,先字反。
【王粲·酒賦】酒正膳夫冢宰是司,虔濯器用,敬滌蘊饎。
又與伺通。
【前漢·高五王傳】魏勃常早掃齊相舍人門外,舍人怪之,以爲物而司之,得勃。又【灌夫傳】太后亦已使𠋫司。
又【容齋隨筆】司有入聲。如白居易詩:四十著緋軍司馬,男兒官職未蹉跎。一爲州司馬,三見歲重陽。武元衡詩,惟有白鬚張司馬,不言名利尚相從是也。○按司字有平、去二聲。白、武二詩所用,當係去聲讀作入聲者,無據,不可從。
词条更新时间:2023-12-02
“司” 在《说文》中是个部首字。甲骨文、金文、楚帛书、《侯马盟书》、小篆等分别写作“、
、
、
、
、
、
、
、
”。字形变化不大,但释义不一。主张 “司”是“饲养” 者认为上边是倒匕 (匕读bì,饭勺) ,下边是“口” ,合起来表示以勺喂食,故有饲养义。主张“司”是司令(官吏,发号施令)者认为 “司”字上边是手形,手在口上表示大声发出指令。《说文》附议称: “司,臣司事于外者。从反后。” 意思是 “司”是“后” (远古领袖也称作 “后” )的反写,是帮助王管理外部事物的官。后人可能考虑到,无论是饲养(人和动物)还是司令(发号令)都有管理者的含义,故今人多理解为掌管、管理,如司机、司药、司务长等。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九】【司】
《說文解字》
臣司事於外者。从反后。凡司之屬皆从司。息兹切
《說文解字注》
(司)臣司事於外者。外對君而,君在內也,臣宣力四方在外,故从反后。鄭風,邦之司直。傳曰:司,主也。凡主其事必伺察恐後,故古別無伺字,司卽伺字。見部曰:覹,司也。䙾,司人也。人部曰:伏,司也。𠊱司望也。頁部曰:䫔,司人也。㹜部曰:䫔,司也。豸下曰:欲有所司殺,皆卽今之伺字。周禮師氏,媒氏,禁殺戮之注皆云:司猶察也,俗又作覗,凡司其事者皆得曰有司。从反后,惟反后乃鄉后矣。息茲切。一部。凡司之屬皆从司。
司的部首:口部外笔画:2笔画总数:5仓颉号码:smr
四角号码:17620郑码查询:yajBig5编码:A571gb2312码:CBBE
uni-code:基本区 U+53F8首尾分解:乙口部件分解:司
造字法:会意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汉字五行:金
异体字:嗣伺辭師伺 嗣 覗 辭 𤔲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b.复姓)。~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b.复姓)。~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b.复姓)。
官署名称:人事~。
视察:~日月之长短。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