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敖”是出游,游戏。《说文》: “敖,出游也。从出,从放。”属会意字。金文1-3的左边均象头戴羽饰的人形,是舞蹈或游戏时的装束; 右边的“攴” (读pū)字是手持器具形,疑是舞蹈的指挥人。小篆或受石鼓文的影响,将人形写作 “方” ,与 “攴”组成 “放” ; 头上的羽饰变成 “出” ,故有 “从出, 放声” 的解释。 隶书写作 “” 。 从而成为今文。 后又加表示行走的 “辵” (读chuò,即 “辶” ,俗称“走之” ),成为专指出游的 “遨”字; 而“敖”则因舞蹈、游戏动作的不羁而多表骄傲、狂妄义。后加 “人” 成“傲” 。“敖” 用作义符,加 “鱼、犬、虫、马”等字组成 “鳌、獒、螯、骜”等一批表示有强劲桀骜特征的与动物有关的字。用作声符,加 “火”成煎熬、熬煮的 “熬”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敖》
敖是出游, 游戏。金文写作“”或“
” 。左边是头戴羽饰的人形, 是舞蹈祭祀或游戏的装束 右边的 “
” 字是手持器具形,当是舞蹈的指挥者。小篆受石鼓文的影响将人形写作 “方” 与 “攴”组成 “放” 字。头上的羽饰变成 “出” 。故《说文》: “称放,从出” 。这是许慎公未审甲、金文造成误会。 隸变时写作 “
” 。 小篆为应证敖是人的行为, 另加“人”旁作 “
” 。 后又加表示行走义的 “辵” 而成出游的遨字。另《石经》中有一“
”字, 表现人趾高气傲, 目空一切的样子。为一古人名,义同 “傲” 。
大熊书于石门
规格: 高118CM 宽68CM
【卷十】【犬】
『說文解字』
犬如人心可使者。从犬敖聲。《春秋傳》曰:“公嗾夫獒。”五牢切
『說文解字注』
(獒)犬知人心可使者。知一作如。公羊傳曰。靈公有周狗謂之獒。何注。周狗、可以比周之狗。所指如意者。按周狗爾雅注及博物志或譌作害狗。不可爲據也。釋嘼曰。犬高四尺曰獒。从犬。敖聲。五牢切。二部。春秋傳曰。公嗾夫獒。宣六年左傳文。
獒的部首:犬部外笔画:10笔画总数:14仓颉号码:gkik
四角号码:58804郑码查询:cigsBig5编码:E676gb2312码:E9E1
uni-code:基本区 U+7352首尾分解:敖犬部件分解:士方攵犬
造字法:形声;从犬、敖声汉字结构:上下结构汉字五行:土
异体字:獓𤢝𤢝 獓𤢝
一种凶猛的狗,身体大,善斗,能帮助人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