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蛇
【繁体汉字】它,【汉语拼音】shé,yí,【汉字注音】ㄕㄜˊ
【语音朗读】
【申集中】【虫】【蛇字五行属金】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韻】食遮切,音茶。
【集韻】【韻會】𠀤時遮切,音闍。毒蟲也。
【左傳·莊十四年】內蛇與外蛇鬭。
【疏】蛇,北方水物。
【酉陽雜俎】蛇,有水、草、木、土四種。
【爾雅翼】蛇,草居,常飢,每得食稍飽,輒復蛻殻,冬輒含土入蟄,及春出蟄則吐之。
【埤雅】牛以鼻聽,蛇以眼聽。
又【莊子·達生篇】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
【註】委蛇,泥鰌。
又星名。
【左傳·襄二十八年】蛇乗龍。
【註】蛇,𤣥武之宿,虛、危之星。
【晉書·天文志】騰蛇二十二星,在營室北,天蛇也。
又地名。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
【註】卽銜珠之蛇。
又姓。
【通志·氏族略】姚萇,蛇后,南安人。又有建武將軍蛇元,望出鴈門。
又【廣韻】弋支切,音移。
【詩·召南】委蛇委蛇。
【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
【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
【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
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
【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又徒河切,音駝。
【張衡·西京賦】感河馮,懷湘娥,驚蛧蜽,憚蛟蛇。
又委蛇之蛇,亦叶音駝。
【古音攷】《陸機·答賈謐詩》:我求明德,濟同以和。魯公戾止,兗服委蛇。
又【集韻】陳知切,音馳。地名。《春秋傳》盟于毆蛇,《公羊傳》作毆虵,與曲池同。
又【字彙補】以遮切,音耶。
【集韻】關中謂毒蟲曰蛇。 【韻會】本作它,湯河切。
【說文】它,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託何切。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
【佩觿】蛇字從也,誤。
词条更新时间:2023-02-09
“它” 本指 “蛇” 。甲骨文无论单线字还是双钩字都象虫蛇之形,写作“、
” , 十分象形。 “蛇” 写作 “
” , 象蛇在 “彳” (chì, 行的省文,表示路和行走)旁爬行。上古称蛇为“它” 。《说文》: “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弯)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蛇,它或从虫。”后它字另加“虫”旁,专指“蛇” ,而“它”作为第三称的代词一直使用到了近代,至“五四”时,指人时用他,时与它混用。篆文没有“他”字,“他”是隶变时由 “
” (佗)转化而来, 而“佗”的本义是人负载物体。隶书(汉帛书、 《张景碑》等)分别写作“
、
、
、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
『說文解字注』
它或从虫。它篆本以虫篆引長之而巳。乃又加虫左旁。是俗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