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康熙字典热度:4127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wú,【汉字注音】ㄨˊ

【语音朗读】

【卯集下】【无】【无字五行属水】

【卯集下】【无字部】

〔古文〕𠑶【唐韻】武夫切,音巫。

【說文】𣞣,亡也。奇字,无通𣞣。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

【易·乾卦】无咎。

【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

【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無)〔古文〕𣟒𣚨𠘩【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巫。

【說文】亡也。

【玉篇】不有也。

【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

【註】虛無皆有閒隙。

【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

【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

【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

【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无。

【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集韻】或作亡。

【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

【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

【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

【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

【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〇按說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

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词条更新时间:2024-03-29

无字的字形演变


鐵120.3(甲)

甲2858(甲)

甲2858(甲)

作冊般甗(金)
商代晚期

毛伯簋(金)
西周晚期

伊簋(金)
西周晚期

善夫其簋(金)
西周晚期

弭伯匜(金)
西周晚期

寬兒鼎(金)
春秋晚期

無伯彪戈(金)
春秋晚期

王子申盞(金)
春秋

曾姬無卹壺(金)
戰國早期

包2.15(楚)

曾95(楚)

郭.老甲.31(楚)

說文‧林部

睡虎地簡10.8(隸)

繹山碑(篆)

老子甲後250(隸)
西漢

定縣竹簡25(隸)
西漢

居延簡甲2547A(隸)
西漢

史晨碑(隸)
東漢

楷書

无字的象形文

读音:wú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6;

金文7;

说文奇字;

侯马盟书;

小篆无;

小篆舞;

小篆橆;

小篆芜

读音:wú

“舞”是“無” 的初文。源自古时祈雨之舞。《说文》: “舞,乐也。”甲骨文写作“” , 象一正面人形持羽毛或动物的尾巴起舞。 金文写作 “” , 人下所持之物作 “槑” (梅)形。 “说文奇字”写作 “” , 是古代“无” 的简化字。 小篆统一文字时下边加表示双足的 “舛” 成“” (舞, 舞蹈), 将“舛”改为“林”成“” (橆)表示林木繁茂, 上边加“艸”成荒芜的 “” (芜) , 加亡失的 “亡”成 “” (無, 无)三个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无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无
中国大陆
台湾 无
台湾
日本 无
日本
韩国 无
韩国
旧字形 无
旧字形

无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无”字头,请参考“𣠮”字:)

【卷十二】【亾】

『說文解字』

亡也。从亡無聲。

无,奇字无,通於元者。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

『說文解字注』

(𣠮)亡也。凡所失者,所未有者皆如逃亡然也。此有無字正體。而俗作無。無乃𣞤之隷變。𣞤之訓豐也。與無義正相反。然則隷變之時。昧於亡爲其義。𣞤爲其聲。有聲無義。殊爲乖繆。古有叚𣞤爲𣠮者。要不得云本無二字。漢隷多作𣠮可證也。或叚亡爲無者,其義同。其音則雙聲也。从亡𣞤聲。按不用莫聲而用𣞤聲者,形聲中有會意。凡物必自多而少而無。老子所謂多藏必厚亡也。武夫切。五部。古音武夫與莫胡二切不别。故無,模同音。其轉語則水經注云燕人謂無爲毛,楊子以曼爲無,今人謂無有爲𣳚有皆是也。

(无)奇字無也。謂古文奇字如此作也。今六經惟易用此字。通於元者。元俗刻作无。今依宋本正。禮運曰:是謂合莫。注引孝經說曰:上通元莫。正義云。上通元莫者,孝經緯文。言人之精靈所感。上通元氣寂寞。引之者證莫爲虛無也。正本元字作无。謂虛無寂寞。義或然也。按此注疏今本譌誤不可讀。而北宋本可據正。疏正本字當是定本之誤。謂鄭引上通元莫,顔師古定本作无莫也。依許云通於元者,虛无道也。則孝經緯必作元莫矣。葢其義謂上通元始。故其字形亦用元篆。上毌於一。虛无道也。謂虛无之道上通元氣寂寞也。玉篇曰:无,虛无也。奇字之无與篆文之𣞤義乃微别。許說其義。非僅說其形也。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此稱王育說又无之别一義也。亦說其義。非說其其。屈猶傾也。天傾西北。地不满東南。見列子及素問。天傾西北者,謂天體不能正圜也。

无字解释

无字基本属性

  1. 无的部首:无部外笔画:3笔画总数:4仓颉号码:mku

  2. 四角号码:10412郑码查询:agrBig5编码:B54Cgb2312码:CEDE

  3. uni-code:基本区 U+65E0首尾分解:一尢部件分解:无

  4. 造字法:会意汉字结构:单一结构汉字五行:水

  5. 异体字:無無 㷻 𠘩

无字基本含义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