緌字康熙字典热度:629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ruí,【汉字注音】ㄖㄨㄟˊ

【语音朗读】

【未集中】【糸】【緌字五行属】

【未集中】【糸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儒隹切【正韻】如隹切,𠀤音蕤。

【說文】系冠纓也。

【詩·齊風】冠緌雙止。

【傳】冠緌,服之尊者。

【儀禮·士冠禮】其緌也。

【註】緌,纓飾。

又【禮·檀弓】范則冠而蟬有緌。

【註】蟬,蜩也。緌爲蜩喙,長在腹下。

又【周禮·天官·夏采註】緌,以旄牛尾爲之,綴于橦上,所謂注旄于干首者。

【釋名】緌,有虞氏之旌也。注旄竿首,其形橤橤然也。 【集韻】緌,或作綏。詳綏字註。

词条更新时间:2024-04-20

緌字的字形演变


說文‧糸部

武威簡.特牲17(隸)
西漢

楷書

緌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緌
中国大陆
台湾 緌
台湾
香港 緌
香港
日本 緌
日本
韩国 緌
韩国
旧字形 緌
旧字形

緌字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系冠纓也。从糸委聲。儒隹切

『說文解字注』

(緌)系冠纓𠂹者。各本作系冠纓也。韵會無也字。皆非。今正。緌與纓無異材。垂其餘則爲緌。不垂則臿於纓卷閒。內則冠緌纓注曰。緌者、纓之餘也。正義曰。結纓頷下以固冠。結之餘者散而下垂謂之緌。按玉藻曰。有事然後緌。檀弓曰。喪冠不緌。扱其餘也。引申之爲旌旂之緌。以旄牛尾爲之。古字或作蕤。或叚綏爲之。从糸。委聲。儒徍切。古音在十六部。

緌字解释

緌字基本属性

  1. 緌的部首:糸部外笔画:8笔画总数:14仓颉号码:vfhdv

  2. 四角号码:22944郑码查询:zmzmBig5编码:E36Fgb2312码: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DC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汉字五行:

  5. 异体字:𡱵𡱵

緌字基本含义

  1. 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葛履五两,冠~双止。”

  2. 像缨饰的下垂物。

  3. 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流。

  4. 系结。

  5.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