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豳
【繁体汉字】豳,【汉语拼音】bīn,【汉字注音】ㄅㄧㄣ
【语音朗读】
【酉集中】【豕】【豳字五行属水】
【酉集中】【豕字部】
【唐韻】補巾切【廣韻】府巾切【集韻】【韻會】悲巾切【正韻】𤰞民切,𠀤音彬。
【說文】周太王國,在右扶風美陽。本作邠,从邑分聲。亦作豳,美陽亭卽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山。
【詩·大雅】篤公劉,于豳斯館。
【詩譜】豳者,后稷曾孫公劉自邰出徙戎狄之地,今屬扶風栒邑,在雍州岐山,北至太王避狄人處。岐陽,今鳳翔府扶風縣岐陽鎮,乃太王之都,文王治岐之地,漢爲美陽縣。而公劉所居,乃今邠州,屬陝西京兆府路,北魏置南豳州,西魏去南字爲豳州,唐明皇以字類幽,開元中攺爲邠。
又姓。出【姓苑】。
又【集韻】逋閑切。與斒同。斒,爛色不純也。
又通作㻞。
【前漢·司馬相如傳】珉玉旁唐,玢豳文磷。
【史記】作璸㻞。
【註】㻞音班。文理貌。
又通作斑。
【史記·司馬相如傳】被豳文。
【註】著斑衣也。
【前漢書】作斑。
【師古曰】貙豹之皮也。省作豳。或作㟗。豳字原所从的豕字無右邊的く。
词条更新时间:2023-09-27
豳”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彬县。当地有山,山上多野猪(豕shǐ) ,故称豩(读bīn)山; 而 “豳”正是豩山两个字的合文。周时曾建诸侯城邑,因山而名 “豳” 。 甲骨文的 “豩” 字写作 “、
” 。 用两三只 “豕” (野猪)表示当地多野猪; 下有 “山” , 表示豩山。 小篆写作 “
” , 是 “豩山” 的合文; 又写作 “
” , 是“从邑, 分声” 的形声字, 即称作 “分” 的这个城邑,也属合文。是形声兼会意字,合起来是人居住的城区。隶书(汉《华山庙碑》等)写作 “
、
” , 已是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六】【邑】
『說文解字』
周太王國。在右扶風美陽。从邑分聲。豳,美陽亭,即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山。从山从豩。闕。補巾切
『說文解字注』
(邠)周大王國。在右扶風美陽。从邑。分聲。補巾切。十三部。
(豳)美陽亭,卽豳也。民俗㠯夜市,有豳山。从山。从豩。闕。按此二篆說解可疑。豳者,公劉之國。史記云慶節所國,非大王國。疑一。漢地理志、毛詩箋、郡國志皆云:豳在右扶風栒邑,不在美陽。疑二。地理、郡國二志皆云:栒邑有豳鄉。徐廣曰:新平漆縣之東北有豳亭。漢右扶風之漆與栒邑皆是豳域,不得美陽有豳亭。疑三。從山,豩聲,非有闕也。而云從豩,闕。疑四。假令許果以豳合邠,當云或邠字,而不言及。疑五。葢古地名作邠,山名作豳,而地名因於山名,同音通用,如𨙸岐之比。是以周禮籥師經文作豳,注作邠。漢人於地名用邠不用豳。許氏原書當是豳岐本在山部,而後人移之,倂古今字爲一字。抑或許書之變例有然,未能定也。經典多作豳,惟孟子作邠。唐開元十三年始改豳州爲邠州。見通典、元和郡縣志。郭忠恕云:因似幽而易誤也。
豳的部首:豕部外笔画:10笔画总数:17仓颉号码:umoo
四角号码:22770郑码查询:gqglBig5编码:C1C7gb2312码:E1D9
uni-code:基本区 U+8C73首尾分解:豕山部件分解:山豕豕
造字法:会意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汉字五行:水
异体字:邠汃斒斒 汃 邠 㟗 𡺳
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