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鲁”字最初源于“露祭” ,即将捕获到的第一条鱼放在地上作供品祭祀天。商甲骨文和周金文1-3象将鱼置于口形容器(一说置于土坑中)的形状,因这种祭祀方式非常简单呆板,故有迟钝义。《说文》: “鲁,钝词也。”金文4-6将鱼下边的 “口” 字写作 “甘” 。甘是用口品尝的意思,这里表示口吃到鱼的美味,字义发生了变化,成为美好、嘉美义。《史记·周本纪》: “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也作“嘉天子之命” )。”鲁又假借为古国名,在今山东曲阜,故山东又简称 “鲁” 。秦小篆基本结构与金文相同,但鱼形渐泯。且将“甘”字写作“白” ,形义全失。汉隶书( 《史晨碑》 )以其平直的笔画彻底改变了古文字的形象。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说文解字未收录“鲁”字头,请参考“魯”字:)
【卷四】【白】
《說文解字》
鈍詞也。从白,鮺省聲。《論語》曰:“參也魯。”郎古切
《說文解字注》
(魯)鈍䛐也。孔注論語曰:魯,鈍也。左傳。魯人以爲敏。謂鈍人也。釋名曰:魯,魯鈍也。國多山水。民性樸鈍。按椎魯、鹵莽皆卽此。从白魚聲。各本作鮺省聲。按鮺从差省聲。在古音十七部。今之歌麻韵。魯字古今音皆在五部。𧀦櫓字用爲龤聲。古文以旅爲魯。則鮺爲淺人妄改也。今正。郞古切。五部。論語曰:參也魯。先進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