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字康熙字典热度:3025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lì,【汉字注音】ㄌㄧˋ

【语音朗读】

【辰集中】【木】【栗字五行属木】

【辰集中】【木字部】

〔古文〕㮚𣡼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慄。

【說文】作㮚,从木。其實下垂,故从𠧪。

【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栗。

又堅木也。

【公羊傳·文二年】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又謹敬也。

【書·舜典】寬而栗。

又堅也。

【禮·聘儀】縝密以栗。

又威嚴也。

【司馬法】位欲嚴,政欲栗。

又百穀實不秕謂之栗。

【詩·大雅】實穎實栗。

又栗烈,風寒也。

【詩·豳風】二之日栗烈。

又蹙也,謂越等。

【儀禮·燕禮】栗階不過二等。

又表道樹曰行栗。

【左傳·襄九年】魏絳斬行栗。

又觱栗。

【明皇雜錄】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

又菱曰水栗。

【武陵記】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謂之水栗。

又【方言】秦俗以批髮爲栗。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栗縣屬沛郡。

又姓。

【風俗通】燕將栗腹。

又【集韻】【正韻】𠀤力蘖切,音裂。破裂之意。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居幹之道,葘栗不迆,則弓不發。

又叶力蘖切,音勒。

【蘇軾·中秋月詩】喚酒與婦飮,念我問兒說。豈知衰病後,空盞對梨栗。○按《說文》收𠧪部,今倂入。

词条更新时间:2024-05-14

栗字的字形演变


後2.16.13(甲)

林1.28.12(甲)

包2.257(楚)

包2.264(楚)

包簽(楚)

說文古文

說文‧𠧪部

長沙砂子塘西漢墓木封泥匣(隸)
西漢

孔褒碑(隸)
東漢

熹.公羊.文二年(隸)
東漢

楷書

栗字的甲骨文


前2.19.3合36902黃組

前2.19.4合36745黃組

林1.28.12合3035

乙2762合5477賓組

後2.16.13合10934𠂤賓間

栗字的象形文

读音:lì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

说文古文;

古玺文;

石鼓文;

小篆;

隶书

读音:lì

“栗”树木名,栗树的果实板栗。《说文》: “栗,木也。从木,其实下垂, 故从卥……” 甲骨文写作 “” , 象枝头长有带刺的果实形。 金文、石鼓文、“说文古文”等字形与甲骨文大同小异。字形驳杂是秦未统一文字前的普遍现象。小篆高度概括了果实数量, 写作“” 。 因 “说文古文”上端有一表示鸟巢的 “西”字, 成为隶变时的依据。隶书直写作“”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栗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栗
中国大陆
台湾 栗
台湾
香港 栗
香港
日本 栗
日本
韩国 栗
韩国
旧字形 栗
旧字形

栗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栗”字头,请参考“㮚”字:)

【卷七】【𠧪】

《說文解字》

木也。从木,其實下垂,故从𠧪。𣡷,古文㮚从西从二𠧪。徐巡說:木至西方戰㮚。力質切

《說文解字注》

(㮚)栗木也。三字句。舊刪栗字,非也。叚借爲戰栗。从𠧪木,𠧪字今補。會意。力質切。十二部。其實下𡍮,故从𠧪。說从𠧪之意。

(𣡷)古文㮚。古鍇作籒,今依大徐。籒文𠧪从三𠧪,則籒文㮚亦當从三𠧪。玉篇曰:𣡼籒文是也。疑許書本一古一籒並載,轉寫佚亂之。从西。㢴部曰:𠧪古文㢴。疑篆體當从卥,隸變作栗者,𥩈取古文从西之意。从二𠧪。徐巡說木至西方戰栗也。引徐說,說从西之意。後漢書杜林傳曰:泲南徐巡始師事衛宏,後更受林學。林於西州得桼書古文尙書一卷,雖遭艱困,握持不離。衛、徐能傳之。於是古文遂行。論語: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字从西者,取西方揫斂戰栗之意。葢堯典、皋陶謨寬而栗,壁中古文尙書作𣡷,而徐巡說之如此也。陧,凶也。亦徐說秦誓語。

栗字解释

栗字基本属性

  1. 栗的部首:木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10仓颉号码:mwd

  2. 四角号码:10904郑码查询:fjfBig5编码:AEDFgb2312码:C0F5

  3. uni-code:基本区 U+6817首尾分解:西木部件分解:覀木

  4. 造字法:象形汉字结构:上下结构汉字五行:木

  5. 异体字:傈栗慄粟㮚𣓨𣡷㮚 傈 𡨓 𣗴 𣡷 𣡼 粟 慄 栗㮚𣓨𣡷

栗字基本含义

  1.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色。火中取~。

  2.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

  3. 坚实:“缜密以~”。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