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麇
【繁体汉字】麇,【汉语拼音】jūn,qún,【汉字注音】
【语音朗读】
【亥集下】【鹿】【麇字五行属木】
【亥集下】【鹿字部】
【唐韻】居筠切【集韻】【韻會】俱倫切【正韻】規倫切,𠀤音頵。
【說文】麞也。似鹿。麞性驚,又善聚散,故又名麇,一物二名也。
【左傳·哀十四年】逢澤有介麇焉。
又國名。
【左傳·文十年】厥貉之會,麇子逃歸。又【文十一年】楚子伐麇,敗麇師於防渚。
又地名。
【左傳·定五年】吳師居麇。
【註】麇,地名。
又【集韻】拘云切【韻會】拘雲切,𠀤音君。義同。
又【集韻】衢雲切【韻會】【正韻】渠云切,𠀤音羣。
【左傳·昭五年】求諸侯而麇至。
【註】麇,羣也。
又【廣韻】丘粉切【集韻】去粉切【韻會】苦粉切【正韻】苦隕切,𠀤音𧼐。束縛也。
【左傳·哀二年】羅無勇,麇之。
词条更新时间:2023-02-04
“麇” 是獐子的别名。鹿科,无角。《说文》: “麇,獐也。” 甲骨文写作 “、
” , 上边是无角的幼鹿形, 下边是表示发声的 “禾” (囷省去“□” )字。 金文写作“
” , 上边的 “鹿”形已不如甲骨文直观, 是高度概括的象形字。 “说文籀文”写作 “
” , 上边直接用 “鹿”作形符, 下边用“囷”作声符。小篆省去“□” ,故《说文》称: “麇……从鹿,囷省声。”隶书据小篆结构写作“
” 。后“麇” 、 “麕”二字并出。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十】【鹿】
《說文解字》
麞也。从鹿,囷省聲。麕,籒文不省。居筠切
《說文解字注》
(麇)麞也。釋獸曰:麕,牡麌。牝麜。其子麆。許書皆無其字。葢鹿旁皆後人所箸也。从鹿,囷省聲。葢小篆省囷爲禾也。居筠切。古音在十三部。
(麕)籒文不省。今詩如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