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寖” 最初本指将扫帚浸上水为牛刷洗躯体。 此义甲骨文写作 “、
” (参看 “侵”字释文)。 确像一只手持扫帚刷洗牛的情景。 其中有水点者更加传神。甲骨文中有一加 “宀” (读mián,表示房屋)者,会意用浸水的扫帚打扫屋内灰尘。因寝室比其它房屋更需要清洁,此字隶变后加表示木床的 “爿” 成“寝” 。“浸” 是水渍、渗入的意思。《淮南子·原道》:“上漏下湿,润浸北房。” 在甲骨文中 “浸” 与 “寑” 时有混用。小篆综合了甲、金文的字义,将水、房屋、扫帚组合在一起,使 “寝” 、“浸”两个字的含义又混淆在一起。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魏郡武安,東北入呼沱水。从水𡩠聲。𡩠,籒文𡪢字。子鴆切
『說文解字注』
(寖)濅水。出魏郡武安。東北入呼沱水。魏郡武安、二志同。今河南彰德府武安縣縣西南五十里有武安城。前志武安下曰。?水東北至信都國東昌入虖池河。過郡五。行六百一十里。从水、𡩠聲。子鴆切。七部。按沈浸、浸淫之字多用此。𣜩作浸。𡩠、籒文𡪢。見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