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字康熙字典热度:3283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jiàng,【汉字注音】ㄐㄧㄤˋ

【语音朗读】

【酉集下】【酉】【酱字五行属木】

【酉集下】【酉字部】

〔古文〕𨟻【廣韻】【正韻】子亮切【韻會】卽亮切,𠀤音將。

【說文】醢也。

【韻會】醢,肉醬也。又豉醬。又菜茹亦謂之醬。

【正字通】麥麪米豆皆可罨黃,加鹽曝之成醬。

【禮·曲禮】醯醬處內。

【周禮·天官·膳夫】醬用百有二十罋。

【註】醬,謂醯醢也。

【史記·西南夷傳】南越食蒙蜀枸醬。

【註】劉德云:枸樹如桑,其椹長二三寸,味酢,取其實以爲醬。

【枚乗·七發】熊蹯之臑,芍藥之醬。 【說文】本作𤖕。臑字原从足从而作。

词条更新时间:2023-10-03

酱字的字形演变


中山王昔壺(金)
戰國晚期

包2.245(楚)

說文古文

說文籀文

睡虎地簡19.180(隸)

五十二病方240(隸)

一號墓竹簡93(隸)
西漢

武威簡.特牲19(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酱字的象形文

读音:jià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说文籀文;

说文古文;

小篆酱;

小篆䵼;

隶书酱;

隶书䵼

读音:jiàng

“酱”最初指用盐、酒、肉腌制的肉酱。《说文》: “酱,醢也。从肉,从酉。酒以和酱也。 ” 甲骨文、 金文写作“” , 下边是煮食用的“鼎” ,上边是“肉”或表示案板的“爿” 以及剁肉的“刀” 。简单的几个字符,把一幅用刀在案板上将肉剁碎,放入 “鼎” 内熬煮的《制酱流程图》描绘得惟妙惟肖。随着烹饪技术和食器的改进,“说文籀文”将“鼎”换为器皿的 “皿” ,增加了表示发酵器皿“酉” (坛子) ,说明 “酱”的制作工艺已经从熬煮变为发酵。“说文古文” 、金文进一步省略掉 “皿”。只保留了剁肉的案板和坛子,“酱”字从此定型。由于远古工艺和食器(鼎)淡出历史, “䵼”字也渐渐被大家遗忘。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酱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酱
中国大陆
台湾 酱
台湾
韩国 酱
韩国

酱字说文解字

【卷十四】【酉】

『說文解字』

盬也。从肉从酉,酒以和𤖕也;爿聲。

𨟻,古文。

𤖙,籒文。即亮切〖注〗《説文》篆作𤖕。今作醬。

『說文解字注』

(醬)醢也。从肉酉。从肉者,醢無不用肉也。酒㠯龢酱也。此說从酉之故。爿聲。卽亮切。十部。今俗作醬。

(𨟻)古文𤖕如此。

(𤖙)籒文。作之陳之皆必以器,故从皿。

酱字解释

酱字基本属性

  1. 酱的部首:酉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13仓颉号码:lnmcw

  2. 四角号码:37604郑码查询:tirfBig5编码:C2E6gb2312码:BDB4

  3. uni-code:基本区 U+9171首尾分解:丬酉部件分解:丬夕酉

  4. 造字法:形声;从酉、桨省声汉字结构:上下结构汉字五行:木

  5. 异体字:醬醤醬 醤 𤖕 𤖙 𨟻 𨡓

酱字基本含义

  1. 用发酵后的豆、麦等做成的一种调味品:甜面~。豆瓣~。

  2. 用酱或酱油腌制:~菜。~瓜。

  3. 像酱的糊状食品:果~。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