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见
【繁体汉字】見,【汉语拼音】jiàn,xiàn,【汉字注音】ㄐㄧㄢˋ
【语音朗读】
【酉集上】【見】【见字五行属木】
【酉集上】【見字部】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𠀤堅去聲。
【說文】視也。从目从儿。
【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
【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
【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
【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
【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
【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又姓。出【姓苑】。
又【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𠀤賢去聲。
【廣韻】露也。
【易·乾卦】見龍在田。
【疏】陽氣發見,故曰見龍。
【儀禮·士相見禮】某也,願見無由達。
【註】凡𤰞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
【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
【師古曰】見,顯露也。
又薦達也。
【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
【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又見在也。
【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
【註】無見在之糧。
【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
【集韻】俗作現。
又【集韻】日朝也。
【詩·小雅】見睍曰消。
【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又【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
【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
【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
【集韻】或作梘。
又雜也。
【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
【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词条更新时间:2023-09-26
“见” 是个部首字。指看到。《说文》 : “見,视也。从儿,从目。 ” 甲骨文、 金文写作 “、
” , 都是突出大眼睛的人形, 会意人在用眼看。小篆及其他字体,虽字形不同,但无一例外地是“上目下人(儿)”结构。直至简化字才写作“见” ,失去象形字的特征。
“觅”是寻觅, 审视。 也指斜视。 《说文》: “覛, 斜视也。 ”金文写作“” , 像一人手搭凉棚向前看的形状。此是“觅” 的正字。 “说文籀文” 、小篆写作“
、
” 。一边是看见的“见” ; 一边是表示水支流的 “𠨸” 。虽与金文字形不合,但却能表达出眼睛随着水的流动看,自然成为斜视。由于字义随着字形产生了变化, 后人将“觅” 、 “覛”两个写法同时保留下来。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说文解字未收录“见”字头,请参考“見”字:)
【卷八】【見】
『說文解字』
視也。从儿从目。凡見之屬皆从見。古甸切
『說文解字注』
(見)視也。析言之有視而不見者,聽而不聞者。渾言之則視與見,聞與聽一也。耳部曰:聽,聆也。聞,知聲也。此析言之。从目儿。用目之人也。會意。古甸切。十四部。凡見之屬皆从見。
见的部首:見部外笔画:0笔画总数:4仓颉号码:bhu
四角号码:77212郑码查询:lrBig5编码:A8A3gb2312码:BCFB
uni-code:基本区 U+89C1首尾分解:冂儿部件分解:见
造字法:会意汉字结构:上下结构汉字五行:木
异体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