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字康熙字典热度:4616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繁体汉字】,【汉语拼音】jí,qì,【汉字注音】jí,qì

【语音朗读】

【子集上】【二】【亟字五行属木】

【子集上】【二字部】

【唐韻】紀力切【集韻】【韻會】訖力切,𠀤音棘。敏也,疾也。

【說文】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

【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之意也。

【詩·大雅】經始勿亟。

【左傳·襄二十四年】公孫之亟也。

【註】急也。言鄭公孫宛射犬性急。

又【廣韻】【集韻】𠀤去吏切,音唭。頻數也。

【孟子】亟問亟餽鼎肉。

【又】仲尼亟稱於水。

又詐欺也。

【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曰亟。

又與棘通。

【詩·大雅】匪棘其欲。

又與革通。

【禮·檀弓】夫人之病革矣。

又與極通。

【荀子·賦論】反覆甚極。

【註】極與亟同。

词条更新时间:2024-04-19

亟字的字形演变


天80(甲)

掇1.335反(甲)

班簋(金)
西周早期

史墻盤(金)
西周中期

毛公鼎(金)
西周晚期

王子午鼎(金)
春秋晚期

郭.唐.19(楚)

說文‧二部

睡虎地簡10.16(隸)

孫臏84(隸)
西漢

縱橫家書78(隸)
西漢

與天無極鏡(隸)
西漢

騶氏鏡(隸)
東漢

熹平三年鏡(隸)
東漢

楷書

亟字的甲骨文


前4.46.3合20407𠂤組

天80合10201賓組

掇1.335反合13637反賓組

簠雜130合16936賓組

亟字的金文


班簋西周早期集成4341

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伯其盨西周晚期集成4446

伯其盨西周晚期集成4447

伯其盨西周晚期集成4447

王子午鼎春秋晚期集成2811

曾大保盆春秋集成10336

亟字的象形文

读音:jí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侯马盟书;

石鼓文;

小篆亟;

小篆极;

隶书亟;

隶书极

读音:jí

“亟” 是“極” 的本字,简化字是“极” 。商甲骨文和早期的金文都象一个头顶天脚踏地的巨人形,用头顶天表示高,高到极点,这是 “极” 的本义。后金文加一表示说话和喊叫的 “口”及表示击打的 “攴” (读pū) ,而有了“急、急躁” 的意思。金文与同期的《侯马盟书》及秦石鼓文尽管字形不尽相同,但基本字素都有“顶天的人形” 。小篆在“亟”旁加一“木” ,引指支撑房顶的栋木,仍是极高义,但由此与 “亟”字分流,字义歧出。汉隶书( 《孔彪碑》等)以平直的笔划取代了篆书的弧笔圆折,并将“亟、極”分开处理。今简化字写作 “极”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亟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亟
中国大陆
台湾 亟
台湾
香港 亟
香港
日本 亟
日本
韩国 亟
韩国
旧字形 亟
旧字形

亟字说文解字

【卷十三】【二】

『說文解字』

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紀力切,去吏切〖注〗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也。”〖注〗𠄹。

『說文解字注』

(亟)敏疾也。攴部曰。敏者、疾也。疾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之字也。後人以捷當之。今人亟分入聲去聲。入之訓急也。去之訓數也。古無是分別。數亦急也。非有二義。詩。亟其乘屋。箋云。亟、急也。詩多叚棘爲亟。如棘人欒欒。傳曰。棘、急也。我是用棘。非棘其欲。皆同。禮記作匪革其猶。革亦亟之叚借字也。釋言曰。悈、急也。亦作㥛。皆亟字之異者耳。从人口又二。二、天地也。徐鍇曰。乘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也。玉裁謂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手病口病。夙夜匪懈。君子自强不息。人道之所以與天地參也。故从人、从二。紀力切。又去吏切。一部。

亟字解释

亟字基本属性

  1. 亟的部首:二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8仓颉号码:mem

  2. 四角号码:17104郑码查询:yjxaBig5编码:AB45gb2312码:D8BD

  3. uni-code:基本区 U+4E9F首尾分解:了一部件分解:丂口又一

  4. 造字法:会意汉字结构:独体字汉字五行:木

  5. 异体字:䓧 𠄹 𠯉 𦱩 𦽯

亟字基本含义

1. 亟 [jí]2. 亟 [qì]

亟 [jí]
  1. 急切:~~。~待解决。~须纠正。

亟 [qì]
  1. 屡次:~请(屡次请求)。~来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