骳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骳的基本解释
骳
【繁体汉字】骳,【汉语拼音】bèi,mó,【汉字注音】ㄅㄟˋ
【语音朗读】
【亥集上】【骨】【骳字五行属水】
【亥集上】【骨字部】
【集韻】【韻會】𠀤平義切,音被。𩨖骳,屈曲也。又脛曲。互詳𩨖字註。
又【廣韻】母被切,音靡。義同。
词条更新时间:2023-02-05
骳的部首:骨部外笔画:5笔画总数:14仓颉号码:bbdhe
四角号码:74247郑码查询:lwxiBig5编码:E8D2gb2312码:none
uni-code:基本区 U+9AB3首尾分解:骨皮部件分解:
造字法: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汉字五行:水
异体字:
1. 骳 [bèi]2. 骳 [mó]
〔骫~〕胫曲,引申为屈曲。
骫,古委字也。骳音被。骫骳,猶言屈曲也。(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
古同“膜”。
子集丑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
鷬骠㻕𪍵𪖢𥄿𠑙譖𥴱㕈𩱄侜𤓭𢐅姱𢘹𡏶𢓶𤗌𠂐𤻍倪扆温𩍜綅㡂𠕧蘽斌䞼𥒛酥𠁭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