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康熙字典网络版共收录48079个汉字,含增补、补遗、考证的汉字,提供汉字起源、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询,资料翔实且丰富。
康熙字典 创作共享 免费使用 苏ICP备11037243号-4
櫜
【繁体汉字】櫜,【汉语拼音】gāo,【汉字注音】ㄍㄠ
【语音朗读】
【辰集中】【木】【櫜字五行属】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勞切,𠀤音高。
【說文】車上大櫜。
【杜預曰】櫜,韜也,弓衣也,甲衣也。又受箭器也。
【禮·檀弓】赴車不載櫜韔。
【左傳·昭元年】伍舉請垂櫜而入。
【註】示無弓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右屬櫜鞬。
【註】櫜以受箭,鞬以受弓。
又與臯通。
【左傳·莊十年】公子偃蒙臯比而先犯之。
【疏】包干戈以虎皮曰建櫜。
又【集韻】居號切,音告。
【詩·小雅】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賔,中心好之。
词条更新时间:2023-02-05
“橐、㯱、 嚢、 櫜、 㯻”五个字均为不同字形和读音的口袋。 源自甲骨文1 “” (东)字的转衍。 甲骨文2-3写作 “
、
” , 此字像两端扎绳的囊中有物。 金文、 石鼓文分别写作 “
、
、
” , 嚢中装有表示陶器的 “缶” 或玉石 “玉” , 其中金文便是小篆“
” 的前身; 石鼓文的 “
”(内装玉石)便是小篆“
” (橐)的异写。 小篆又衍生出表示专供车上用的“櫜” 和两端无底的 “嚢” 。而“㯻” (读hùn)则是捆绑口袋, 音义皆似“捆”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卷六】【㯻】
『說文解字』
車上大橐。从㯻省,咎聲。《詩》曰:“載櫜弓矢。”古勞切
『說文解字注』
(櫜)車上大橐。云車上大橐者、謂可藏任器載之於車也。樂記注曰。兵甲之衣曰櫜。鍵櫜言閉藏兵甲也。大雅、周頌毛傳曰。櫜、韜也。齊語。垂櫜而入。韋曰。櫜、囊也。引伸之義凡韜於外者皆爲櫜。周禮膏物注云。膏當爲櫜。蓮芡之實有櫜韜。从㯻省。咎聲。古勞切。古音在三部。詩曰。載櫜弓矢。周頌文。
櫜的部首:木部外笔画:15笔画总数:19仓颉号码:jbhod
四角号码:50904郑码查询:ajjfBig5编码:F253gb2312码:none
uni-code:基本区 U+6AD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汉字结构:上中下结构汉字五行:
异体字:韟韟 𡒩 𩏤韟 𡒩 𩏤
古代车上用来盛东西的大袋子;也泛指袋子:“闻得庞县丞十分贪污,囊~甚多。”
收藏盔甲弓矢的器具:“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而入。”
用袋子装。